蝉的翻译文分享 蝉古诗虞世南翻译全文( 二 )


实际上 , 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 , 名声在于博学多能 , 高洁耿介 , 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 , 能够直言善谏 , 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 , 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 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 , 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 , 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 , 也可见其老成谨慎 , 以及有自知之明 。[5]
名家点评
明人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 , 各善言蝉之德 。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命意自高 。咏蝉者每咏其声 , 此独尊其品格 。
清人李鍈《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 , 尤贵遗貌得神 , 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 , 方得诗人风旨 。此诗三、四品地甚高 , 隐然自写怀抱 。
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 , 占地步 。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 , 唐人犹得此意 , 同一《咏蝉》 ,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 端不藉秋风” , 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 , 风多响易沉” , 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 , 徒劳恨费声” , 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2][7]
作者简介
【蝉的翻译文分享 蝉古诗虞世南翻译全文】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伯施 , 余姚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父虞荔 , 兄虞世基 , 叔父虞寄 , 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 , 世南过继于他 , 故字伯施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 , 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 曾赐爵永兴县子 , 授银青光禄大夫 , 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永兴” 。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 誉为“当代名臣 , 人伦准的” 。谥文懿 。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 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 。编有《北堂书钞》160卷、《群书理要》50卷、《兔园集》10卷等 , 另有诗文集10卷行于世 , 今存《虞秘监集》4卷 。[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