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讲求表现技巧以体现立意即通过首尾照应、一线贯穿、明暗结合等结构方式,描写、叙事与抒情的选用和安排,以及语言、修辞等表现手段来突出主旨 。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此诗是咏歌庐山瀑布之神奇壮美 。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李白在表现技巧上进行了精巧的设计:据《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
也就是说香炉峰形状像香炉,聚散的烟云又像点燃的香烟 。诗人抓住这一特征,让它和飞溅而下的瀑布形成强烈的比衬:一个是冉冉上升的香烟,一个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一上一下,互相映衬,而且都有强烈的动态感,并显得十分神奇 。只因为由此两句,下面两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才有着落和依据:香炉峰上冉冉升腾的香烟,就像是天地间正在祭祀的一只大香炉,这才会“疑是银河落九天”;有了眼前飞悬的挂前川的瀑布,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类叙述性句子也经过精心锤炼,为主题服务 。
到过庐山看过瀑布的人都知道,站在李璟读书处的观瀑亭前看到的庐山瀑布实际有两条,一条叫马尾瀑,一条叫人字瀑,但无论那条瀑布都与香炉峰无关:马尾瀑在鸣皋峰上,人字瀑在鹤鸣峰上,两峰均在香炉峰后 。
诗人描绘叹赏的就是鹤鸣峰上的人字瀑 。
但是,如据实来写,马尾无论如何也无法和飞溅而下的瀑布形成强烈的比衬,也缺乏香炉上冉冉升腾的香烟那种神奇,因此必须和香炉峰挂钩 。于是,诗人想出个妙招:“遥看”而且是“前川” 。
这样,既不会犯地理常识的错误,又很好表达了主题 。同时表现技巧来体现立意 。

文章插图
四、正确处理炼字、炼句与炼意系关什么是炼句:炼字:
1.炼句:在写作时斟酌语句,使简洁优美:同时要写好诗文,还须炼字 。
2.炼字:写作时推敲用字 。
1、力求“语意两工”
一首好的诗歌,“意”要好,“语”也要好 。写诗当然先要强调“立意”,但同时也要有好的语言:“有意无词,锦袄子上披蓑衣矣”(吴乔《围炉诗话》) 。有人认为只要诗歌的立意好,语言上可以不加修饰,就像古代齐国的女子无盐一样 。无盐虽然丑陋但德行高尚,仍受到人们的尊敬 。唐代的皎然在《诗式》中反驳了这种说法:
“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 。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
这里说的好的语言,并非一定是刻意修饰、精美华丽的语言,而是要与“意”相协调 。一首诗,既有好的立意,又有精准的语言将此好的立意表达出来,这才是“语意两工” 。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无题”诗,立意上深情绵邈,语言上富艳精工,
诸如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都成为情浓意真、字雕句琢的名句范例甚至座右铭 。
但像李绅的《悯农二首》、孟浩然的《春晓》,语言朴实、明白如话,也是家喻户晓,乃至成为童子的必诵诗篇 。
2、炼字、炼句要服从炼意
我们追求“语意两工”,这是说炼字、炼句和炼意都很重要,但并非平行关系,炼句、炼字要服从炼意,即诗歌的形式要服从内容的需要 。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是很重要的 。
- 手掌风水知识
- 事事不顺是不是风水有关 人不顺利是不是和风水有关的
- 孩子考大学和家里风水有关 出清华大学生的风水宝地
- 福禄寿什么材质的好 风水福禄寿什么材质好看
- 农村人常说的“后门不进喜 农村住宅房屋前后门风水
- 阳宅风水大全 阳宅风水《房屋选择与室内布局》
- 为什么富人代代富 家里大门对着什么风水好
- 农村住宅朝向风水 农村住宅房屋朝向风水图解
- 办公室装修风水有讲究 阳台可否改成办公室风水
- 风水 房屋风水看地基还是看住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