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注释 穆天子传全文翻译( 四 )


然而根据前文“臣勖”一语,可知此文本来是写给当时皇上的,郑书说有些本子文前还有所谓“结衔五行”,在“附录二”一节录有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穆天子传》旧钞前有荀杨序,首有结衔五行云…… 。”而王书前则在书首保留了这一内容,即参与整理抄写的五名官员的署名,更足证这篇文章是写给皇上的报告 。因为整理竹书也是当时皇上即晋武帝司马炎的命令,故而他关心整理进度,欲先睹为快,不料战事突起,就搁置下来了 。战事平定之后,荀勗就递交了这个报告 。
另外,“写上”这种用法,恐怕出现时间较晚,不是西晋当时的语法 。“请事平”疑其文义不通,“事平”岂是能预知而请的?谁能事先预知战事要持续多久?即便要“请事平”,也应是在“事平”之前,但是此文明明是“事平”之后写的,显然没有请的必要了 。所以,本书采取以上断句方式 。
卷一 古 文
〈原 文〉□饮天子蠲山之上 。
【今 译】□请天子在蠲山上饮酒 。
﹝说 明﹞
每卷首书“古文”二字是原书就有的,是提醒读者本书内容是根据古墓出土的古文内容整理而成,故而有些字形无法辨认以及多有脱漏等遗憾,都是不足为奇的 。
通读全文,可知出发点和回归点都是今河南洛阳瀍河西岸一带,而非历来认为的陕西西安镐京才是宗周 。本书认为这是战国人的说法 。关于这个问题详见第一部分第四卷译文末尾 。
这里显然是脱落了一些前文的,比如从洛阳出发,在哪里渡过了黄河,常识告诉我们大概是经过了孟津、济源、晋城这些地方,才到了这里的蠲山 。根据全文体例,缺处前文还应该有干支纪日 。
蠲山,郑书认为是沁水所出之泫山,在今山西高平,正确 。
〈原 文〉戊寅,天子北征,乃绝漳水 。
【今 译】戊寅日,天子向北行进,就越过了漳河 。
﹝说 明﹞这一段漳河的具体地点当在今山西潞城、黎城一带 。
〈原 文〉庚辰,至于□,□觞天子于盘石之上,天子乃奏广乐 。载立不舍,至于钘山之下 。
【今 译】:
(两天之后)庚辰日,到了□,(后一个“□”是译者加的,因为此处不止缺一字)□请天子在平定大磐石上饮酒,天子就让演奏“广乐”(来助兴) 。(天子一直)站在车上不停下休息,一路跑到陉山下 。
平定磐石故关
﹝说 明﹞
磐石,具体地点即山西平定冠山 。钘山即河北井陉陉山 。描写形象生动,周穆王率性豪迈的性格跃然纸上 。喝酒高兴了,站在奔驰的马车上,一路高歌都有可能,就是不坐下 。
〈原 文〉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钘山之西阿 。于是得绝钘山之隊,北循虖沱之阳 。
【今 译】
(三天后)癸未日,下起雪来,天子在陉山西坳一带打猎 。在这里得以穿过井陉山间隊道,向北沿着滹沱河北岸上溯前进 。
井陉关一带
﹝说 明﹞
钘山是今天河北井陉陉山 。可见穆王是穿过井陉到河北平山、西柏坡一带,从南往北沿着滹沱河谷绕过五台山西麓行进的 。滹沱河北岸最终应该到达今天山西阳明堡、代县一带 。当时这里是继续北征犬戎的必经之路 。隊,郑书以为是隧,即山谷道路 。
〈原 文〉乙酉,天子北升于□ 。天子北征于犬戎 。犬戎胡觞天子于当水之阳 。天子乃乐,□赐七萃之士战 。
【今 译】
(两天之后)乙酉日,天子往北登上了(髭山陡坡) 。天子往北向犬戎之地进发 。犬戎胡在当水北岸宴请天子 。天子就高兴起来了,□设立赏赐让卫队士兵搏斗嬉闹取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