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 , 我一定会问清楚“具体要求是什么”“需要拍哪些”“是否有参考”“能否给一个Brief”要求越细越好 , 这样在进行拍摄时能够最大程度接近甲方的需求 , 如果有参考链接最好 , 按照对方的提供的参考来 , 会更加稳妥 , Brief是对产品有更多的了解 , 结合别人的写作思路 , 完成初稿并不会很难 。
了解清楚甲方的需求 , 会降低沟通成本和失误率 , 也是为了保证今后有更长久的合作 。
合作形式目前我的主要合作有三种:稿费+产品 , 送测 , 稿费(产品回收) 。
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 一定要沟通清楚怎样的合作形式 。 我觉得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跟甲方进行沟通 , 因为不同的形式也会涉及到不同的要求 , 第一种往往要求最高 , 一定要严格对待 , 我的建议是后期多拍点图 , 多写一点细节性内容 , 说明你在认真的体验这款产品 。 不过送测也有不少要求很高 , 产品的价值不低 , 要求也会比较多 , 这个就看你如何跟甲方进行沟通了 。
合作周期不同的产品合作周期都不同 , 一般合作周期为7天 , 有些产品根据自身特性和甲方要求会时间更长一点 , 如果时间较短 ,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档期安排看能否完成相应的拍摄工作 , 如果不能要沟通好是否可以晚几天 , 尽量在合作期限内完成 , 如果要晚几天也要提前讲清楚 , 让甲方有个准备 。
碎碎念我聊聊心里话 , 我是个不擅长沟通的人 , 所以我认为这是我没做好的地方 。 如果每天有那么一会时间 , 可以跟不同的甲方沟通不同的事情 , 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 , 维护好和甲方的关系 , 在数码圈里 , 有实力固然重要 , 同样重要的是你在圈里的人脉 , 口碑和人品 , 切忌祸从口出 , 因小失大 。
后期拍摄静物产品拍摄为例 , 当然也不全是技巧 , 也包含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 我认为影响静物拍摄的因素非常多 , 包括“构图想法”“拍摄器材”“搭配道具”“灯光”等一系列因素 , 我认为缺一不可 。
构图想法对待任何一款产品 , 我刚开始都会大脑空白 , 这跟我日常积累的素材有关系 , 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的太少 , 在拍摄时不知道如何拍 , 怎么拍会比较适合这款产品 , 要按照商业大片的形式我能力有限 , 但拍的比较好看 , 我还是可以的 , 毕竟摄影的基础是有的 。
这时候我就会从网上寻找一些美图参考 , 但还是要融入一些自己的风格在里面 , 这样才是自己拍摄的图像 。
拍摄器材我个人使用的是索尼A7M3+55-1.8ZA镜头 , 拍摄产品来讲也是可以的 , 只不过这个镜头焦段有时候比较局限 , 想拍的画面又是无法拍到 , 有时不想拍的画面又拍进去了 , 不过拍出来的画质是相当可以的 , 毕竟硬件在这里 。 在商拍静物图中 , 产品细节是相当重要的 , 甲方也比较看重产品的画面感和细节 , 因此我比较推荐用相机拍摄 。
不过有些场景我也会使用手机拍摄 , 我的手机是iPhone 12 Pro Max , 打开ProRaw模式拍摄 , 后期的空间还是比较大 , 但比较考验前期布景能力 , 需要搭景+灯光 , 不然拍出来和随手拍差不多 。
搭配道具、灯光搭景+灯光 , 能够最大化的凸显出产品美感 , 不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拍摄方式 , 因此搭配的道具也不一样如果有时候在晚上进行拍摄 , 那么灯光就必不可少了 , 我很多产品有时候甚至是凌晨时拍摄的 , 并不是我不想在白天拍摄 , 而是我并非专职自媒体和摄影 , 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晚上下班后回家拍摄 。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我个人的拍摄想法和思路 , 我通过“手机”“耳机”“音乐播放器”“显示器”“家居类产品”这几个产品维度分享一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