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的古诗大全 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二 )


采兰引
——作者 杨慎(明)
云南广通东响水关产兰 , 绿叶紫茎 , 春华秋馥 , 盖楚人屈原所称纫佩之兰也 。人家盆植如蒲萱者 , 盖兰之别称曰荪与芷耳 , 时川姜子见而采之以赠予 , 知九畹之受诬千载矣 。一旦而雪 , 作采兰引 。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 , 号升庵 , 四川新都人 。正德间试进士第一 , 授翰林院修撰 。知识渊博 , 著作达一百余种 , 诗词流传于世二千余首 。
编者赏析:
此诗是一篇充满忧患悲愤的抒情诗 。明嘉靖年间 , 身为翰林院修撰的杨慎 , 直谏忤上 , 被嘉靖皇帝谪戍云南永昌 。诗人为舒心中不平写下这首感愤之作 。诗中“美人”亦指当朝嘉靖帝 , “目成”应译为发怒的表情 , 正因为嘉靖皇帝目击发怒方演出九畹芳洁 , 化为逐客远行的历史悲剧 。“徒令”二句用楚老、孔子典故 , 既合楚老惜芳兰的意境 , 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孔子叹兰如诉如泣的琴曲和幽怨悱恻的心情 。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作者 康熙(清)
作者介绍:
康熙(1654—1722) , 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 4岁登基 , 在位61年 , 号称千古一帝 , 与雍正、乾隆合称康雍乾盛世 。
编者赏析:
清代是我国养兰、赏兰的鼎盛时期 , 因此 , 咏兰诗作成为清朝诗苑的重要题材 。千古一帝康熙 , 不仅爱兰养兰 , 亦有兰诗传世 。
诗作一、四句说明赏兰于实景 , 五、八句则论述于意境之中 , 诗人托物抒怀 , 比喻将盛德装裱于浅黄色书衣中 , 表示重视贤才 , 并暗喻培育的人才比九畹春兰多 。此诗气象磅礴 , 意境宏大 , 深得硬朗疏豪之风骨 。
破盆兰花
——作者 郑板桥
春雨春风洗妙颜 , 一辞琼岛到人间 。
而今究竟无知己 , 打破乌盆更入山 。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 , 名燮 , 字克柔 , 号板桥 , 清代兴化人 。乾隆元年进士 , 官范县 , 潍县知县 。以忤上官 , 归里不复仕 。善诗 , 工书画 , 皆自成一家 , 为“扬州八怪”之一 , 著有《板桥全集》
编者赏析:
蒙蒙春雨 , 和煦微风 , 洗净了幽兰的妙颜 , 于是兰花辞别了仙境来到人间 , 欲以高洁的兰德陶冶人们的情操 , 然而 , 万般无奈 , 找不到知己 。于是改变了原来的理想 , 打破瓦盆重新回归林下 , 尽情地领受大自然的风光 。
这是一首托兰抒怀的诗作 , 表面状兰 , 实则喻己 , 抒发的是入仕前与罢官后的感悟 。首句“春雨春风” , 蕴含诗人应科举先后为秀才、举人、进士 , 顺风顺水光耀门楣 。诗人入仕后能体慰劳作辛苦之人 , 与寒士穷人情感相通 , 后来因助农民胜诉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 , 被罢官回归故里 。因此说“打破乌盆更入山” 。
【关于兰花的古诗大全 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此诗文字朴实 , 情怀旷达 , 融和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古代高蹈文人淡泊名利的情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