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为啥会形成化石?( 三 )


首先,恐龙蛋的形状也并不单一,有圆形和椭圆形,也有卵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 。并且,从大小来看,不同种类恐龙的恐龙蛋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小的恐龙蛋只有10厘米不到的直径,而特别大的恐龙蛋直径则超过了50厘米 。如今出土的恐龙蛋早已不是当初的而模样,但石化了的恐龙蛋,依然可以在被切开之后看到它们的结构 。

恐龙蛋为啥会形成化石?

文章插图
恐龙蛋的蛋壳比较厚,同时拥有由片状方解石微晶组成的层状棱柱层和乳突层,这也说明了恐龙在繁殖期间也表现出了钙质代谢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说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原因之一,甚至某些科学家还将鸟类称为行走的活恐龙,并将鸟蛋算作恐龙蛋 。
与此同时,恐龙蛋的显微结构还跟地质时代的变迁有关 。因为,不同时期气候环境中的干湿程度不一样,所以蛋壳上的气孔径大小,以及疏密程度都会表现得有所不同 。所以,当我们在研究恐龙蛋的时候,不仅可以了解该物种本身的诸多信息和灭绝原因,更能对古代地球各阶段的气候变化有所涉猎 。
恐龙蛋为啥会形成化石?

文章插图
之所以恐龙蛋可以被化石完整的保留下来,而人的尸体却不行,这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 。人体和外界的接触没有保护屏障,而皮肤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也失去了往日的基本功能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它们会让尸体的皮肤表明出现腐败水泡和绿斑 。
当尸体因为腐败气体而发生肿胀变形,死者会出现“死后呕吐”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尸体开始腐烂的时间大约是死亡发生的24个小时之后,腐烂的过程还会受到气流、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高温能够使腐败加速,低温则会是腐败变慢、甚至停止 。从本质上来说,尸体腐败其实就是蛋白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 。
恐龙蛋为啥会形成化石?

文章插图
对于人类而言,尸体的腐败会从一开始持续到仅剩白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史前人类护士中发现人类的脚印,或是人体某些部分的骨骼化石,却没有一个是完整的人体被石化 。
化石是我们了解古生物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现在的生物进化,也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化石来推断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在死后都能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需要诸多的条件 。因此,我们了解的史前生物,只不过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一小部分而已 。
那么,为什么说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呢?恐龙蛋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几个问题 。
恐龙蛋为啥会形成化石?

文章插图
化石的形成其实就是生物被埋葬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是,有的生物是死后被埋葬,而有的生物则是被“活埋”,比如现在发现的一些恐龙化石中就有两种恐龙在一起撕咬的化石,这证明两种恐龙是在战斗中被埋葬的 。

其次,被掩埋后的生物还必须不能被剥蚀,因为一旦被剥蚀,生物就会被分解,进而被风化成为灰烬 。因此,生物想要形成化石,必须在沉积物掩埋,比如水、沼泽、沙漠、冰川等等,这些沉积物是日后形成沉积岩的前提,而在沉积岩中,生物不会被剥蚀,进而会形成化石 。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恐龙化石则都是在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中被发现的 。
当然,沉积岩并不是形成化石唯一的途径,像琥珀、冰川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形成化石,比如琥珀中的远古生物,被冰封的猛犸象化石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