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小鸟叫声的词语 形容鸟儿叫声好听的词语( 二 )


蛰伏、破土、解脱 。用一生换来短暂的高歌 。它的歌唱,也许是无意义的,但它来过,就已足够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唐】虞世南《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唐】李商隐《蝉》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
—— 唐·雍陶《蝉》
《庄子·秋水》有云:“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蝉不过一秋,人不过一世 。一秋虽短,可尽鸣其声;一世虽长,但难留吾名 。
可见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碌碌无为,蹉跎尘世者,终沦庸人也!
蝉中,有禅
蝉的一生,大多时间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怀着满腔的热情歌尽生命悲欢,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虽活在尘世中,却不近世俗 。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 。因此,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 。
蝉,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 。因其叫声凄惨,可用来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
——【唐】雍裕之《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
——【唐】贾岛《早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蝉,通常称”知了”,因与佛家用语中”禅”的音相同,而被寓意为 “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 。
蝉的乐章,是鸣、嘶、哀,或是歌、噪、吟,蝉即禅,禅意人生 。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
——【宋】朱熹《南安道中》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艳花那胜竹,凡鸟不如蝉 。
—— 唐 · 司空曙《江园书事寄卢纶》
参禅”与“听蝉”,几为一体,几为一事 。
禅者,怀抱清幽,怀抱的禅静,胸中便了无一尘了 。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 。
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 。
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 。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
——【明】空室禅师《闻蝉》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
—— 唐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
—— 宋 · 范成大《念奴娇·水乡霜落》
关于“蝉”与“禅”之间的关系,有人留下这样一首妙诗:
要悟禅机先悟蝉,知了二字莫轻言 。
禅本无形依万物,蝉虽草虫历千险 。
意乱清音增烦恼,心静蝉声伴安眠 。
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
人生如蝉,亦如禅 。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人入禅是灵魂的涅槃 。”
炎炎夏日,且听蝉吟——
领悟生命的纯粹,感受悠悠的禅意 。

本文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