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名校土木专业投档线暴跌 究其原因是如何( 三 )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7月19日报道 , 90后的王明离开地产行业之后进入了一家发展前景还不错的医药企业 。不过 ,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明那么幸运 , 王明此前所在房企的一位管理层 , 辞职之后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 已经在家待业了半年 。
从另外一家广东大型房企离职的陈琳(化名)说 , 其所在部门留下来的人 , 有的薪水大幅缩水 , 级别从中层管理降为普通职员 。“没办法 , 房地产已经走过巅峰期了 。”
第一财经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梳理发现 , 中国城市家庭住房中 , 88.4%的住房为1990年以后建设 , 68.1%为本世纪所建 。这也意味着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很难再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
另一方面 , 出生人口的变化也广受关注 。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 , 比2020年下降约138万人 。相比2020年 , 2021年净增长人口仅为48万人 。第一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 , 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 。出生人口下滑以及目前已经达到64.7%的城镇化率等因素 ,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楼市的整体需求 。
贝壳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1-2035住房市场需求预测报告》分析 , 相较于“十三五”期间住房市场18.9亿平米的交易规模 , “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预计降幅分别为17%、21%、27% 。住房总需求呈现逐步下台阶的特征 , 到2035年 , 住房总需求降至13.3亿平米 , 15年间年均降速2.5% 。
土木专业未来前景几何
黄国如称 , 土木类专业遇冷也是所有传统专业转型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信息化产业 ,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近年来分流了一批国内优秀的高考毕业生源 , 相比之下 , 在一些家长和考生传统视角下‘下基层’‘去工地’‘搬砖’的土木类等传统工业的吸引力难免会减弱 。”
前述猎聘发布的《2022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指出 , 在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中 , 二季度新发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最高的是芯片领域 , 增幅为502.38%;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增幅位居第二、第三 , 分别为444.44%、200.00% 。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应届生职位增幅均为100%及以上 。报告称 , 从这些新兴领域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来看 , 芯片、人工智能、5G位居前三 , 为23.40万、23.33万、23.01万 。
即便如此 , 在黄国如看来 , 土木类专业需求远未饱和 , 无论是新老基建还是城市更新 , 均会为新型土木类人才创造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 , 相信一定大有用武之处 。
何谓新型土木类人才?
黄国如表示 , 就是可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 , 有着跨学科能力的土木人才 。“今年我们学院新开设了一个专业 , 叫智能建造 , 旨在将一些前沿的数字化技术融合到传统行业的教学中去 , 还有水利行业目前大力推动的智慧水利、智慧水务等专业或方向;相对应的 , 在教师队伍中 , 我们除了聚焦提升本学院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外 , 也会邀请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院的老师开设课程 , 还会引进或培养具有交叉学科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 。”
公开报道显示 ,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的智能建造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科 , 适应建筑行业可持续化和智慧化发展趋势 , 大力培养具有土木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 加快促进土木建筑业升级转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