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天的诗句( 四 )


可惜板渚、隋堤景色依旧 , 再不见穿着华美衣衫的贵家少年穿梭往来 。
倘若有幸经过洛阳这让人羡慕的风景地 , 定会满怀感情的踏访永丰坊 。
这四首诗 , 意韵含蓄 , 境界优美 , 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更叫人叹绝的 , 是全诗句句写柳 , 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 , 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
第二首的“空怜板渚隋堤水 , 不见琅琊大道王 , ”是说隋炀帝命人在隋堤琅琊上种植的杨柳还在 , 但昔日的繁华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 。“不见琅琊大道王 , ”犹言不见此等美好景象 。
10 , 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唐代〕
碧窗斜月蔼深晖 , 愁听寒螀泪湿衣 。
梦里分明见关塞 , 不知何路向金微 。
秋天一夜静无云 , 断续鸿声到晓闻 。
欲寄征衣问消息 , 居延城外又移军 。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 , 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 。女主人愁思环绕 , 更有秋虫悲鸣 , 泪水沾湿了衣襟 。
在梦中 , 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 , 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 , 空中没有云朵 , 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 。(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 , 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 , 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
这组诗都是抒发思妇情怀的 。第一首诗 , 诗人以深情而洗练的笔墨 , 表现了闺中思妇的幽怨;第二首诗 , 诗人用委婉的笔法 , 写出了思妇的忧虑和怨嗟 。两首诗都写得回环曲折 , 深婉动人 。
11 , 晴江秋望
崔季卿 〔唐代〕
八月长江万里晴 , 千帆一道带风轻 。
尽日不分天水色 , 洞庭南是岳阳城 。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 。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荡的赞美之情 。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 。
12 ,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苏轼 〔宋代〕
钱塘风景古来奇 , 太守例能诗 。先驱负弩何在 , 心已誓江西 。
花尽后 , 叶飞时 。雨凄凄 。若为情绪 , 更问新官 , 向旧官啼 。
钱塘江风景从古至今都可称为奇丽 , 按照惯例 , 太守都能用诗词表情达意 。我这个背负弓弩的先驱在哪里?我的心已飞到钱塘江以西 。
春花落尽之后 , 绿叶翻飞之时 , 细雨凄凄 。眼下我正怀着怎样的一腔情绪?怎敢面对新官 , 向着旧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 , 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 , 烘托辞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 。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 , 有对风景的赞美 , 也有对人物的评价 , 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 , 言简而意长 , 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
13 ,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 〔宋代〕
庭叶翻翻秋向晚 。凉砧敲月催金剪 。楼上已清寒 。不堪频倚栏 。
邻翁开社瓮 。唤客情应重 。不醉且无归 。醉时归路迷 。
上片写时令 , 渲染出晚秋光景 , “不堪频倚栏”一句用意深婉 。下片写题意“赴东邻之集” , “不辞”两句 , 弥见主人邀客情重 , 设辞有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