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脉象特征突出 , 余部不足以论 , 唯心经脉甚浮洪而数疾 , 所谓“独处藏奸”是也 ,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曰:“凡脉大、浮、数、动、滑 , 此名阳也 。”再有劳碌伤心的病史 , 故辨病位在心而非肝肾 。心火属君 , 君火妄动 , 相火不安 , 月事不期而至 , 此非满而溢 , 乃相火扰动所致 , 故重伤气血而倍加虚弱 , 气越虚越难以固摄 , 此月事不以时下又一成因 。
应当注意的是 , 谈氏自述予补虚剂疗效不甚理想 , 后从气血不调辨治方收全功 , 可见修正思路后所用之补中益气汤、二陈汤合方加味及归珀丸 , 应视为调理方 , 而不是补益剂 , 从“升提理气”的描述亦可得到印证 。补中益气汤是升举阳气之名方 , 凡气虚下陷者用之辄效 , 本案阴血不以时下 , 除相火妄动外 , 尚有气虚失摄 , 用补中益气汤 , 下者举之 , 不难理解 。所可深究者是五味子的运用 , 五味子五味俱全 , 以酸为主 , 性收涩 , 在本案中 , 收敛止血 , 滋肾涩精 , 宁心安神 , 三擅其功 , 此外 , 尚有监制之用 , 盖补中益气汤但升不降 , 只散不收 , 于心火旺盛、相火妄动者 , 本不相宜 , 五味子入肺、心、肾 , 敛涩三焦浮散之气 , 加用此药 , 则整个方升中有降 , 散中寓收 , 此五味子另一用意也 , 然非洞悉升降出入变化者不能也 。《本草纲目》认为:“香附通行十二经气分 。”是疏肝解郁、行气调经的佳品 , 炒黑则有止血之功 , 却无留瘀之弊 。可知谈氏深明炮制之妙 , 对归珀丸一方六制更见着力之深 。
归珀丸功能理气养血 , 镇惊安神 , 浸以童便 , 则兼具滋阴降火、凉血散瘀之效 。童便味咸性寒 , 《本草纲目》曰:“小便与血同类也 , 故其味咸而走血 , 治诸血病也 。”
醋引药入肝 , 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等用 。《本草汇言》曰:“醋主收 , 得酸味之正也 , 直入厥阴肝经 , 散邪敛正 , 治产后血胀、血晕 , 及一切中恶邪气卒时昏冒 。”《医林纂要》曰:“泻肝 , 收心 。”《千金·食治》曰:“治血运 。”
酒能通经络 , 行气血 , 助药力 。《本草纲目》引王好古论:“酒能行诸经不止 , 与附子相同 。味之辛者能散 , 苦者能下 , 甘者能居中而缓 。用力导引 , 可以通行一身之表 , 至极高分 。味淡者则利小便而下也 。”米泔水 , 即淘米水 。《本草纲目》论稻米:“味甘 , 暖脾胃 , 补中益气 。”用途极广 , 劳心吐血、胎动不安、虚劳不足等 , 皆可用之 。米泔水未经蒸煮 , 得谷气之全 , 可护脾养胃 , 解毒矫味 。
盐 , 性味寒咸 , 《本草纲目》曰:“咸归肾 , 引药气入本脏 。”并载用盐一两 , 煅除火毒 , 与白茯苓、山药为丸 , 脾肾两补 。
上述四物各具其用 , 归珀丸浸泡童便后 , 取四份 , 各自浸泡 , 妙在分别浸泡而非混同一起 , 如此则并行不悖 , 互不掣肘 , 再取出 , 加津血同调之茯苓、泽兰合炒 , 又以盐汤送服 , 引药下归 , 借元气化生之助 , 求取药效 。
- 四种体质的排毒塑身食疗法
- 简单吃法 吃出瘦人体质
- 清肠排毒的几大误区
- 清血减肥法 定制易瘦体质
- 养成燃烧系体质 成功瘦身的第一步
- 推荐:适合痰湿型体质的拔罐减肥食谱
- 酒精过敏是过敏体质吗 怎么判断酒精过敏体质
- 坐月子过年,怎样在月子期间恢复体质?
- 专为寒性体质准备的减肥饮食大全
- 体质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