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售卖遭禁,背后玄机几何?

公寓售卖遭禁,背后玄机几何?

----公寓售卖遭禁 , 背后玄机几何?//----

公寓售卖遭禁,背后玄机几何?

----公寓售卖遭禁 , 背后玄机几何?//----


近期 , 厦门颁布的一条公寓禁令 , 一时间打破了公寓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 也为其他城市的公寓产品敲响了警钟 。

本次厦门发布的禁令中不仅仅要求限制将办公类产品变相成为公寓或类住宅 , 针对细节也描述的非常清楚 , 比如说:

销售平面图中不得出现“公寓”“卧室”之类的词汇 。 不允许设计成住宅户型 , 卫生间需要集中设置等 。 不得预留和后期增加居住用的排水排污管道燃气管道等 。

并且 , 无论是商业性质还是办公性质 , 都有最小分割面积的限制和层高的限制 。

此次厦门的“禁公寓令” , 其实并不是第一次颁布 , 原文中其实也提到了 , 此次的文件属于加强文件 , 早在2017年 , 其实厦门就已经有一份文件出台 , 名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房产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办公类建设项目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 。

其中这几则条款十分有意思:

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有明确条款:将商办类项目改为“类住宅”的出让人有权解除合同 , 并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

2、《出让合同》将明确商业、办公用途可分割销售的规模、条件等各项要求 。

3、《出让合同》将区政府与受让人共同签订的监管协议作为附体 , 可随时停办手续 。 以下三类行为将被马上立案:

① 做出“类住宅”承诺的(包括展示居住功能样板房、备案价格异常、改“类住宅”的投诉)

② 预留住宅用途管道或增设结构梁插层

③ 其他涉嫌改“类住宅”的情形

最近几年 , 从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 , 到强二线城市杭州、南京、厦门等 , 对酒店式公寓的禁令 , 就像十三道金牌一样 , 频频追杀 。

如果细读厦门的这份禁令 , 你会发现 , 从土地出让、方案审查、监督检查 , 再到违法查处 , 基本上涵盖了项目建设的全链条环节 。 有事前约定和审查 , 事中监督 , 事后追究 , 也就是说 , 彻底堵死了所有酒店式公寓出现的可能漏洞 。

这对京沪而言 , 或许意义更加重大 。

就京沪而言 , 在当时被认为是变相“赶人” , 因为小面积的酒店式公寓 , 能够容纳更多的人 。

当然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政府规划商业商务用地 , 本意是为了商业和办公 , 如果大量商业用地变成酒店式公寓 , 其实意味着控规实质性变更 。

对于京沪和杭州、南京、厦门这样的一线、强二线城市来说 , 城市的良性发展 , 还是需要倚靠有稳定税收来源的写字楼 。

如果酒店式公寓大量侵蚀写字楼空间 , 从长远来看 , 对城市的发展可能是不利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