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三 )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改正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并鼓励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提出改正方案,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有时候孩子的想象力绝对会超乎家长的预期 。这样能最大化调动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内驱力,为后面的过程打下基础 。
再次,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只有一小步,家长也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 。而家长的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 。
最后,家长要一直陪伴孩子前进 。让孩子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辛苦,但是他不是一个人,而是有爸爸妈妈一起陪着他,爸爸妈妈是他坚强的后盾 。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下您的意见哦!
我是“亲子成长联盟”,关注我吧,我们陪您一起成长!
你先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身教重于言教 。
请问,多大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什么样的习惯?
孩子从这个坏习惯从收获了什么?也就是受益什么?
你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孩子出现坏习惯,可能是给家长一个信号,我们是时候关注孩子,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好像看到一个纠正者,还有一个被纠正的孩子,这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让人感觉紧张和害怕,可能会退缩和反抗或者被动的反抗,比如拖拉 。不知道你的孩子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表现?
让我们换个说法:如何让孩子习得好习惯?
这个关系是一个孩子以家长为榜样的学习关系,双方都是主动参与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且在融洽的关系里面,孩子会以向家长学习为荣,以父母为傲 。
这基本上就做到一大半了 。
还有一句心理学家提出的原则“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意思是说我不以某种目的为诱惑让你做什么事,比如你做了我就说人好,没做就说你不好,人身的批判和攻击容易引发逆反 。不含敌意的坚决是说,当你感觉孩子的行为超过了社会的规范或规则时,你要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这是不可以的,但方式是不带敌意的,不要打骂和指责,但要坚决,态度不犹豫,比如“你不可以这样”简单明了地让孩子知道,这是被禁止的,这种表达不会带来矛盾和伤害,同时又能让孩子学习社会规范 。对立的关系会带来负作用,所以家长费力不讨好,家长作为成年人,是孩子的榜样,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中,也教会了孩子如何与人建立关系,一家人其乐融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