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心累,万念俱灰,感觉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是怎么调节自己的?( 二 )


有信心解决它
有幸做人,何必万念俱灰,赶快转变为生机勃勃!
当你心累,万念俱灰,感觉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一般会做如下四方调节:
1、通过运动和休息,让自己获得思想清空的洗涤,这是我感到身心疲惫时最常用的方式 。
跑步与登山的运动调节方式 。首先,跑步最简单,在每时每刻几乎都可以使用,场地也可以很随机 。跑个10至15公里后,花费1~2小时,大汗淋漓中,心情的劳累,瞬间被汗水、泪水冲洗干净;在内心会产生豁然开朗的动力,给自己注入激情 。当然困难和烦恼并不会因暂时的放下而解决,但缓一缓却常让失落感消失,重拾面对的勇气 。
其次,登山,一个人一根杖一座山的情景,但让生活的困难在攀登的力量中溶解 。登顶后的开阔和飘逸,让一切烦恼随风而去的畅快,都是心情调适的好办法 。登山通常一种比较长时间的运动,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早晨出发,带上干粮和水,海拨的升高、植被变化、小动物受惊、四季的风景,都让人从多角度产美好的感觉,激发博爱的苛尔蒙,产生很好的身与心的调节,效果较跑步好 。
最后,运动前的准备是一种热身与冷心的结合,运动中是一种静身与平心的调适 。运动后则是一种解脱与重生的交织 。运动后一般增强的勇气、付出体力冲淡的心劳,通过运动后休息复原,将“心累,万念俱灰”的重建成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获得一种理智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从阅读与写作,去积累平淡中的力量,让重新的日常和量化的积累,变得有清楚的轨迹和目标 。
阅读,再忙再累,花点时阅读优美或伤感的文字 。获得的体验,可能是听到了别人的故事;也可能是感受到自己的心声 。无论是那种情况,都是一种共情、共理与共鸣的过程 。看到忧伤的文字,可以就是你此刻的心照,像是同为天涯轮落人的互道衷肠;看到动人的情节,可以是曾经我们的理想,像是青春的激情和备斗的纯情;看到欢喜的转折,可以是忧郁里获得一丝乐观的阳光,像是坚持与前行的意义;看到完美的结局,可以是我们信念和执着的动力 。所以说,如果说在天平的左端是心累与失望,那么,阅读其实就像不断地在天平的右端加入努力的法码,去平重新获得平衡与稳定 。
写作,除了读,我们更需的是也提笔写写 。让写在阅读与感受中建起桥梁 。在写的过程梳理了心思心情,同时也将所看、所想与所思,用文字的逻辑组合中进行碰撞,得到更清楚的自我目标 。每一篇的文章写成,既是筛选与偶得,也是积累与刻意 。
3、进行旅行与摄影,让大幅度的环境切换,摆脱眼前的情境,重新去思量陷入的迷局 。
旅行,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调适,订制和执行都不容易,而且时间、经济成本较高,且对心态要求也较强 。一旦成形,其也能产生比较多的冷静和重构的空间 。旅行是一种很好地在不同环境和心态中去获取冲击效果,且更持续的时间让心理得到梳理 。
首先,从选择目的地到方案的确定本来就是一个目标的落实过程;接着,旅途中的体验与心情变化,产生对问题的重新思考,让内心在休憩中,重获新的姿态;最后,每次旅行都可能是一次成长,特别是有目的的放空,更能获得重启的力量 。
摄影,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其作为情趣与审美、理解与接受的培养,是一种与物、与自然、与他人无声交流的重要方式 。其可以和旅行结合,随着现代手机的便利,亦可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随行地进行 。让我们在平淡平凡中发现美,旅行中的摄影又更具目的性,让我们在陌生中,体验自己寻找的本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