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除草剂能除死野荸荠?( 二 )


二甲·唑草酮(哈利 ),能有效防除野荸荠、三棱草、日照飘拂草鸭舌草、水竹叶、陌上菜、丁香蓼、水苋菜、节节菜等 。对水稻田的野荸荠、三棱草、水竹叶等抗性阔叶草有特效 。一般在水稻分蘖后期(移栽30天左右)施用50-60克/亩 。
苄嘧·唑草酮(欧特)、吡嘧·唑草酮对野荸荠有很好的防效,不仅使球茎产量少,而且使球茎显著变小 。苄嘧·唑草酮(欧特)在水稻中后期使用,在水稻移栽20-25天左右,直播田在直播40天左右,使用欧特10克兑水30斤喷雾 。
氯吡嘧磺隆对稻田莎草防效好,对野荸荠、三棱草、香附子等球茎发达的杂草有理想防效,对野慈姑等部分阔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 。氯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较好,施药时不用考虑水稻的生育期,药物能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因而可以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 。苗后茎叶处理可以每亩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克,敏感杂草能斩草除根 。
当然也可选用二甲·灭草松进行防除,但单独用灭草松防除野荸荠不彻底,对再生苗难有防除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二甲·唑草酮、二甲·灭草松在高温期施用容易对水稻造成药害,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并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以免对水稻造成药害 。注意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水稻拔节后严禁使用 。
在防除野荸荠一类以球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莎草时,需要考虑药剂对球茎的控制效果 。因此,建议可选用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二甲·唑草酮、苄嘧·唑草酮、氯吡嘧磺隆等药防除 。
二甲四氯二甲胺盐,对野荸荠、异型莎草、鸭舌草、野慈姑、水花生、水竹叶等恶性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有较好防效,可混用:二甲四氯二甲胺盐+吡嘧磺隆、二甲四氯二甲胺盐+灭草松或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五氟/五氟·氰氟草酯/韩秋好等 。
二甲·唑草酮(哈利 ),能有效防除野荸荠、三棱草、日照飘拂草鸭舌草、水竹叶、陌上菜、丁香蓼、水苋菜、节节菜等 。对水稻田的野荸荠、三棱草、水竹叶等抗性阔叶草有特效 。
苄嘧·唑草酮(欧特)、吡嘧·唑草酮对野荸荠有很好的防效,不仅使球茎产量少,而且使球茎显著变小 。
氯吡嘧磺隆对稻田莎草防效好,对野荸荠、三棱草、香附子等球茎发达的杂草有理想防效,对野慈姑等部分阔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 。
当然也可选用二甲·灭草松进行防除,但单独用灭草松防除野荸荠不彻底,对再生苗难有防除效果 。
很高兴与你一起交流学习 。
野荸荠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多生长在低洼积水处 。
如果荒地的话,建议用草甘膦+二甲四氯或者草甘膦+24滴异辛酯 。效果不错 。
如果生长在水稻田,建议用氯吡嘧磺隆,也是特效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
关注我,了解更多农业生产技术 。
大家好,我是蜜桃,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答
一、野荸荠的识别及萌发特性
1、野荸荠的识别
野荸荠俗称光棍草,属于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丝状的地下匍匐茎,直径一般为20毫米,根长5-28毫米,球茎生长在茎端 。其叶退化,仅在茎基部留有2-3个管状叶鞘,茎秆丛生,直立中空、光滑,高90-100厘米,茎秆内每隔2-4厘米有隔膜分开;圆柱状穗状花序,小穗多花,生于茎顶;球茎棕褐色,与荸荠形似,较荸荠小 。
2、野荸荠的萌发特性
种子萌发率极低,主要靠球茎繁殖 。其萌发温度在12-40℃,12℃时零星发芽,25-30℃发芽率显著增高 。在5-10厘米的土层呢发芽率最高,在深层土壤中(20-25厘米)也可发芽,发芽率仍可达80%以上;野荸荠球茎在土壤中的寿命较长,深埋在土中的球茎5年后仍有发芽率 。在稻田从4月到6月均有发芽,6月中下旬是出苗高峰 。球茎繁殖能力强,1粒球茎在一个生长季节可繁殖109粒,植株刈割11次后仍有植株出现,增加了其防治难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