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你怎么看?( 四 )



女儿亲生母亲元妮总是挂着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没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格外的珍惜,考不上大学也不逼他复读了,即使再舍不得儿子也尊重他自己的意见,这不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吗?但是并不代表着她不念旧,在一个小地方一住二十年即使儿子要给她买大房子,要她找老伴他都拒绝了,因为生命哪还能出线用命来救他的男人?还有一个细节她感叹儿子不好好学习考大学会让姐姐和父亲知道了,儿子顶了一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救姐姐,她立马扇了这个平时话都不会说重的儿子,因为当年放弃女儿是她心中最深的裂痕 。并且影片通过对儿子的刻画,将一个自立自强的残疾人的正面形象表现出来,儿子与妻子对于要不要带走点点一直争吵,即体现为人子女的孝道精神大于物质 。

汶川大地震中很多骑着摩托车也要赶来救援的队伍这个镜头够不够让那些地域黑闭嘴?小女孩通过地震救援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然后见到弟弟和母亲就知道自己错了,她明白了我们观众那种母亲艰难选择的无奈,明白了母亲这32年的折磨,明白养父一直让她找亲人的意图!
我觉得全片细节描述的很仔细,对人物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对感情的碰撞把握的恰到好处 。这不正是中国很多电影所缺的东西吗?也不能太难为那些敷衍观众的团队,毕竟他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的流畅就要竭尽全力了!
《唐山大地震》是由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和陈瑾等联袂出演的剧情片 。影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龙凤胎姐弟因唐山大地震而改变的命运的故事 。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单纯的灾难片,更不是一部炫技的大场面特效片 。尽管它的地震特效场面做得很震撼,但冯小刚导演的着力点显然并不在于此 。从震前漫天飞舞的蜻蜓,到震后惨不 忍睹的一片废墟,这一过程大约只有半个小时,此后两个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要表现的内容 。导演冯小刚显然用了收敛的手段来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电视剧那样没有节制 。影片如果将地震前主角们的幸福生活铺垫的时间再长一些,那么前后对比的悲情力度会更大 。此外影片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和孩子失散后的生活交代略显琐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的悲剧氛围 。
冯小刚导演在这部影片当中,成功运用色调来表达电影深刻的内涵 。影片画面的色调,一开始是柔和的灰黄调子,犹如老照片一般象征着已逝的岁月;然后是大地震发生时,色调转为沉郁的黑白调子,除了鲜血几乎再没有其余的彩色,暗示着大地震抹去了一切美好,残酷可怕;再之后,贯穿全剧的是淡淡的灰白调子,如一缕缕深渊中的薄雾,象征着人们心底压抑着的弥久的哀伤 。
以小说《余震》为基础改编的《唐山大地震》也是改编电影的典范之作,人物、故事基本保持原貌,而且主线更加清晰,情感的表达也非常得体 。影片大部分剧情采用双线叙事,讲述家人失散后各自的生活,时间跨度32年,地域以唐山为核心延展至保定、杭州、温哥华、汶川,徐帆和张静初分别饰演的母亲和女儿在精密的戏剧空间中遥相呼应,隔空碰撞出很多火花,为最后的母女相见引爆“催泪弹”酿足了情绪 。其中的价值和技术体现在对特殊年代背景的情怀抒发,对家庭伦理、人物情感的细腻解析 。不仅仅是23秒的浩劫,而是聚焦在32年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痕,虽然只是娓娓道来,却更加值得观众去久久回味 。
就故事而言,我并不觉得是在打国难牌而刻意煽情,很多东西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打动人心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