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二 )


这些物质的强刺激性的分子机制和作用途径都是一样的,都跟辣椒素的“强刺激性”一样,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也称TRPV1受体发挥效应 。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文章插图
TRP受体是一个有几十个成员的大家族 。
辣椒素受体TRPV1是这个受体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本质上是一种非特异性阳离子受体通道,就是可以被很多理化因素和物质激活,产生热痛觉,和神经源性炎症 。

比如,辣椒素,42℃以上温度,PH5.9以下的酸,大蒜素,姜辣素,姜醚,胡椒碱,芥子甙,仙人掌毒素,以及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等等 。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文章插图
其中,绝大多数发泡灸和药物灸,甚至几乎所有“热”性中药,都是是通过激活TRPV1产生其热(热痛觉)和“灸”(也是热)效应的 。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艾灸也分为了很多不同的途径,比如直接灸,间接灸,间接灸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隔姜,隔蒜,隔盐等艾灸,还有一些温和灸,雀啄灸等等 。
首先要说明的是,艾灸出现水泡的时候不应该慌张或者过度害怕,这是比较正常的反应,艾灸后起水泡一般有三个原因:
一般来说艾灸起水泡说明体内有湿 。而且有些人艾灸后起的水泡特征也有所不同,通过水泡的形态颜色我们也可以知道自己体质方面的信息 。
比如一些人艾灸后起的水泡没有什么颜色,艾灸后的皮肤比较苍白,说明体内寒湿较重 。而如果艾灸后水泡是黄色的,则说明体内有郁热 。如果水泡呈现血水样,则说明我们体内湿毒很盛;还有一些人艾灸后局部特别瘙痒,这说明患部存在风邪 。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文章插图


我是一个自学者,谈谈自己的经验 。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隔礓灸的说法,我也试着灸,最后竟然烫出了水泡 。
后来我又把艾叶和生壃一起捣,放在艾灸盒里,效果不错,后来又买艾条,用艾条直接灸,只要不太近就不会起泡 。
老师说起泡的叫重灸或化脓灸,效果更好,但病人喜欢温灸,但需要的时间长,在我看来温灸更舒服 。
人生需要学习,更要理解和把握,艾炙的尺度需要自己掌握,因为有的穴位感觉不热,有的穴位感觉太烫,哪里烫就说明哪里湿气大 。
你好,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有以下原因:


1、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容易导致出水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最好缩短艾灸的时间或减少艾灸次数 。
2、排病反应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


艾灸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
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有疑问可继续追问 。同时欢迎广大朋友积极评论补充 。
寒湿重,经络不通,艾灸时不通点会痛,烧灼样痛感 。我的全自动艾灸床,艾柱放在正中间,一位脑出血后遗症艾灸后,正常的半边身子没事,有毛病的半边起泡 。床是前后摇摆,能升能降控温的,不存在烧伤情况,况且艾柱是放在正中间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