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古诗赏析)( 二 )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 。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 。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 。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 。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 。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 。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 。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
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啸傲东轩,是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它是赞美,是庆幸,也是意愿 。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
全幅诗篇,呈为一种苍凉深沉之风格 。诗中包蕴了少壮时之欣悦,中晚年之忧虑,及珍惜寸阴之警惧 。诗情之波澜,亦由飞扬而沉抑,终至于向上提升 。全诗体现着陶诗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的基本特色 。这种特色,实为中国诗歌艺术造诣之一极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