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命名都用生僻字晦涩难懂?例如12律吕、28宿、龙的9子以及周易里的文字?( 三 )


6、关于龙生9子,分别是指以下九种具有不同属性的神物:
(1)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4)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6)霸下,又名赑屃,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龙的九子各代表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名称晦涩、文字生僻,寓意深远,要精通国学的人方能充分把握和运用 。把它们的名字用来命名,主要取其向高贵神秘,不同凡俗之物的意思 。
7、《周易》的地位 。《周易》即《易经》,为群经之首,据说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关押在牢中所作而成,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辩证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 。孔子亲自为《周易》作注解,大儒朱熹、程颐等人也纷纷以注解《周易》为荣 。当然,《周易》最早是来用占卜算命的,但现代研究表明,《周易》是一部充满辩证主义思想的“奇书”,书中充满“否极泰来”、“祸福相依”等朴素的哲学观念 。我们且看第一卦和第 二卦,对《周易》高深的哲学思想有个认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所以,懂不懂《周易》,一时竞成为知识分子互相衡量才华、能力的一个标准 。相应地,能用《周易》当中的特有文字命名,表示命名者懂得《周易》,也就是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
8、综上所述,要解释古人为何喜欢使用如此复杂的“名字文化”,必定要先理解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学思想 。古人所取的名字中的生僻字、晦涩难懂的字,实际上换个说法,是我们对这些文字的生疏,如果我们学习古人文化、理解古人思想,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生僻字”、“晦涩难懂”的字了 。
我觉得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象形字,我们现在的简体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后而改过的 。
所以那些看上去复杂的字可能就象征着古人想象中那些生物的样子的象形 。一起封建社会,大家接触那些字的机会很多,而现在机会少了就回觉得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