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三处扈氏渊源考究( 二 )

由于年代久远 , 加之从明初到现在中间几经动乱、战争、灾害等 , 书面文字记录缺失严重 , 我们通过彰武的宗亲扈新华找到了彰武-西高平扈氏家谱 , 其中部分描述与跟扈家坟的关系 , 从字辈相同的依据来看 , 再根据民间传说及扈中秋老先生的亲口讲述 , 我们认为三处扈氏先祖为血亲同宗的关系不无道理 。

再查阅《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文献 , 其中有关迁民的规定描述“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 。 并无官方资料显示规定有类似“同姓不能移居一处”的描述 , 可见在迁民之初并没有此政策 , 迁民政策制定时也不可能考虑得那么具体 。 但大量民间族谱和资料显示 , “同姓不能移居一处”的政策确实处在 。 可以推测测 , 三支扈姓是被迫分开 , 因为举家艰苦的长途跋涉能活着到达目的地已是九死一生 , 并且新到一地 , 一个陌生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竞争 , 血亲同族是最天然的最亲密可信的团结力量 , 再有内部矛盾没有理由把潜在的威胁当作儿戏 。 至于为何明朝政府决定同姓不能同居一处 , 我们推测为:新移民到达 , 相互之间圈地争产 , 并且与原住民存在争夺生存资料的可能 , 如果同族同姓聚集居住 , 必然会加剧不同族之间的矛盾和凭势争斗 。 同姓不同居 , 极有可能是迁徙实施几年后 , 官府针对同姓聚居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而后作出的改善措施 , 很好地解决了一些不利于安定的因素 。

中国自古有长兄为父的说法 , 迁往距离最远的彰武 , 面对政府法令的无奈和二次迁徙前途的不可预知风险 , 扈家长子无疑承担了更多的担当和表现出了伟大的血脉深情 。 同样 , 扈家次子迁往相对较近的郭王度附近 , 留下了扈家最小的兄弟看守祖坟 , 也在情理之中 。 据此分析 , 扈中秋老爷子的说法大部分是可信的 。 扈家先祖虽忍受了骨肉分离之痛 , 但避免了改姓易族的尴尬 , 客观上扩大了扈氏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分析推理 , 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

安阳其它扈姓聚集村落渊源及相互关系有等进一步考证 。

排版:扈军涛

审核:扈计成

发布:扈龙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