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型观赏鱼的爆缸饲养模式?注意以下几点,就会很轻松( 二 )

即使我们要把孔雀鱼和其他观赏鱼混养 , 最适合混养的品种其实只有灯科鱼之类的小型观赏鱼 , 其他的品种几乎都不适合 , 除非我们不想去大量的繁殖 。

第二点就是 , 饲养孔雀鱼是一定要困水的 , 大家记住了 , 一定要困水 , 否则我们的孔雀鱼一定会死的很惨 。

包括了其中的每次换水 , 最少要困水三天左右 , 也就是把自来水至少晾晒三天 , 因为所有的孔雀鱼最害怕的就是新水刺激 , 新水刺激可以引起孔雀鱼:早产、难产、烂鳃、烂尾、烂鳍 , 还有小鱼苗的针尾 , 都与新水刺激有绝大的关系 。

第三点就是饲养水体的大小和溶氧量的高低 , 也就是说 , 水体越大、溶氧量自然就会越高 , 孔雀鱼患病的概率就会越低 , 鱼儿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 质量也越好 。

至于水温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 至少要保证昼夜温差不要太大并且长久稳定 。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对于孔雀鱼的生产 , 一定不要操之过急 , 顺其自然的生产方式才是最好的 , 如果有可能的话 , 原缸水体较大 , 里面障碍物较多 , 比如说就像我水池中的大量浮萍 , 它们就为小鱼苗的躲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 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它们在原缸里生产 , 但是食物供应要充足 , 特别是水族箱饲养 。

或者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箱饲养成鱼 。

以上这些办法都可以让孔雀鱼顺利的繁殖和生长 , 但没有几个鱼缸是绝对不行的 , 也就是说 , 我们想要繁殖孔雀鱼 , 并且让它们达到爆缸的程度 , 绝对不会是一两个鱼缸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

成年鱼需要饲养 , 母鱼需要生产 , 生产之后大小鱼需要隔离 , 母鱼还要单独休养三天 , 这一切全部要靠鱼缸的维持 , 如果我们不是采用的大水体、多障碍物饲养 , 我们手头又没有太多的鱼缸 , 那么泡沫箱、整理箱、水缸、泥瓦缸都是可以用到的 , 但是切记使用窄口的塑料瓶、塑料桶 。

同样的道理 , 不透明的器具也是要水体宽阔为佳 , 否则大鱼们是会跳缸的 。

三、迷你鹦鹉鱼想要爆缸比起孔雀鱼相对容易

关于迷你鹦鹉鱼的问题 , 养鱼老道已经反反复复的说了很多遍了 , 只要我们又合适的陶罐 , 让它们自行配对 , 隔离生产即可 。

至于大鱼吃小鱼之类的问题 ,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鱼儿的心情、营养、水质、环境的稳定 , 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 在养鱼老道其他的文章中已经介绍的相当详细 , 在此就不详述 。

四、蓝曼龙虽然产量极高 , 但是小鱼苗极难喂养

其实在这三种观赏鱼中 , 蓝曼龙的产量反而是最高的 , 但是蓝曼龙的小鱼苗成活率一般的都很低 , 主要原因就是牵扯到了 , 我们想要繁殖观赏鱼达到爆缸的核心因素 , 那就是鱼苗的喂养问题 。

想要使用鱼饲料就能够把鱼苗养活的 , 其实只有孔雀鱼 , 但是它们也会生长得极为缓慢 , 而迷你鹦鹉鱼和蓝曼龙鱼之类的观赏鱼 , 由于它们的鱼苗是卵生鱼 , 刚出生的个体较小 , 所以喂养起来会更难 。

即使有的鱼友说迷你鹦鹉鱼的成鱼可以咬碎鱼饲料喂小鱼 , 但是这个小鱼苗的生长速度依然缓慢 , 甚至于出现大鱼苗反过头来吃掉小鱼苗的现象 , 也就是说更容易导致它们的个体差异巨大 。

所以说想要把它们饲养到爆缸 , 鱼苗的食物是必不可少 , 而且最好是活食喂养 。

对于孔雀鱼和迷你鹦鹉来说 , 只有人工孵化的丰年虾和小鱼虫才是首选 , 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 什么鱼儿也不可能饲养到爆缸 , 其实很多鱼友把孵化丰年虾看的好难好难 , 我们不去动手制作 , 又知道它难不难呢?

网上都有售卖什么丰年虾孵化器的 , 也不是很贵 , 客服都会教会我们怎么去操作和应该购买什么样的虾卵 , 大家自己去找吧 , 我也不是卖货的 , 也没有必要过多介绍 , 等到我们购买或者自己制作之后 , 就会发现这个东西其实是异常的简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