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看潮水时间地点 上虞看风水夏( 七 )


据悉,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总投资1.28亿,考古遗址公园以凤凰山窑址、禁山窑址等早期的越窑遗址为依托,汇聚有古窑遗址文化、自然风光、自然生态景观等为一体,打造而成了一处休闲旅游的文化景点,千年瓷韵重现!如果仅仅是参观古窑址,会让很多人失去乐趣 。
整座考古遗址公园规模颇大,可乘坐观光车游览,途中可看到一座如翡翠般的湖,叫友谊水库,处于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位置 。友谊水库修建于1983年,水库水位12.5米左右,水库四周为茂密的水杉林、池杉林所环绕,并打造了一条休闲滨水栈道,使得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是一座文化公园,更是一座风景秀美的观景地 。
我们主要参观的是禁山窑址展示棚,为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
途中林木葱郁,尤其是公园的名字比较奇特,带有遗址、考古等字样,此时自己似乎摇身一变成一名考古工作人员,穿梭在丛林之中,探索发掘古遗迹 。
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大棚就是禁山窑址展示棚,于2014年发掘,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共考古发掘了3条窑床及大量的青瓷器,这3座窑均是长条形龙窑,分别是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窑炉 。
龙窑,是我国窑炉形式之一,在江南地区比较多见,且大多修建在坡地之上,因窑炉呈长条形如龙似蛇而得名龙窑,最早就是发现于浙江上虞 。
眼前这条龙窑为东汉龙窑,长12.8米,为了方便大家参观,在窑炉边设置有栈道,可近距离参观 。
这个窑炉为三国龙窑,长13.2米,是目前早期龙窑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龙窑的火膛、窑床和窑尾三部分都保存比较完好,在这座龙窑中还出土了少量的碗、罐、洗等青瓷碎片,瓷片的胎釉质量非常高 。
这座窑炉为西晋龙窑,长14.2米,与三国龙窑一样,火膛、窑床和窑尾三部分保存完好,其中火膛长1.8米、窑床最宽处为2.4米,排烟室已经损坏,整体与三国龙窑非常相似,在窑床上还可以看到许多未烧制好的瓷器 。
参观过这3条龙窑后,对于从未有这方面研究的我来说,有点茫然,但也发现了一些东西,从东汉到三国再到西晋,龙窑的长度在不断增长,说明了窑炉技术在不断发展 。
在这里还展示有一些出土的瓷器,眼前这个为西晋时期的双鱼洗,就是在禁山窑址中发掘出土的 。现如今,上虞拥有青瓷三级以上的多达221件,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也在传承中,同时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是上虞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
不得不说,这样的考古遗址公园确实比较特色,整体给人的感觉不会那么单调枯燥,整个人恍若穿梭在原始森林中,葱郁的树林、碧蓝的湖水、清新的空气、古代的窑址及瓷器,恍若徜徉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 。
除了考古遗址公园,,还有一座极具科普意义的陈列馆,即"上虞越窑青瓷陈列馆",也是到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必打卡的去处,整座陈列馆的设计极具线条感,尤其是外围的那条长廊,处处散发着古香古色的气息,吸引了不少人在这拍照 。
走近陈列馆后,可以看到"瓷国之源"四个大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西方人了解中国也是从瓷器等开始的,在英语中也可以发现,"瓷器"与"中国"同为一词,而当时中国的瓷器(青瓷)最早也就是诞生于上虞,为当时的越窑,称之为越窑青瓷 。
关于越窑青瓷,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太了解,由此这座陈列馆也吸引了不少人来此了解越窑青瓷的知识,越窑青瓷出现于东汉时期越窑龙窑里烧成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后续持续了1000多年,对于后面的青瓷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