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1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译文】2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学而篇第一1.8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译文】1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译文】2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学而篇第一1.9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1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
【译文】2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学而篇第一1.10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1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 。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译文】2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学而篇第一1.1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译文】1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
【译文】2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
学而篇第一1.12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译文】1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
【译文】2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 当你老了叶芝原文赏析 当你老了诗歌原文及赏析
- 会考是什么?啥时候考?考啥?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会考说明是什么
- 孟母三迁所揭示的道理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 长恨歌白居易原文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注释
-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牛郎织女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牛郎织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庄子知北游原文白驹过隙 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
- 独孤及琅琊溪述 独孤及琅琊原文翻译
- 两小儿辩日解释简短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