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 二 )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医生 , 张仲景看到这种景象 , 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 便和随行的仆人一起在村庄中支起了大锅 , 锅中放入羊肉和一些药材进行烹煮 。等到羊肉和药材煮到了火候 , 便取出来用面包成了耳朵的形状 , 当时称之为“娇耳” , 也就是今天的饺子 。
包好的娇耳分给大家吃了后 , 百姓们耳朵上的冻疮便治愈了 。从此 , 每到冬至这天 , 家家户户便以吃饺子为习俗 。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

文章插图


那么不少人就问了 , 为什么吃饺子能治冻疮呢?这是因为羊肉是热性食物 , 具有暖身、活血的作用 , 再加上饺子馅中加入了特殊药材 , 人吃了后自然药到病除 , 不过普通的猪肉饺子可是没有这个作用的 。
以上就是红叔三农的回答 , 欢迎点评 , 也欢迎关注 , 一起学习更多三农知识!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它代表的是冬天的真正到来 , 也是数九的开始 ,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俗语“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冬至到来天气就会变得比较寒冷 , 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保暖工作 , 不然很有可能会被这样的天气冻伤 。“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这句俗语的意思很简单 , 告诉我们冬至这个节气的时候吃饺子不要端碗 , 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冻伤 , 形容的是天气十分的严寒 。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

文章插图

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已经由来已久 , 吃饺子起源于东汉 , 和医圣张仲景密切相关 。一开始的饺子是叫“祛寒娇耳汤” , 一看名字你就应该懂 , 是当时老百姓为了驱除严寒做成的棠 。据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 , 很多老百姓都得了伤寒的疾病 , 耳朵都被冻伤了 , 老百姓没有办法便去找张仲景解决 , 他便用辣椒、羊肉以及很多的驱寒药材做成了一锅药 , 并且把这个药方传给老百姓 ,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 就有了饺子这个东西 , 饺子也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

文章插图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 其实有一种说法 , 那就是“药食同源”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 药物和食物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 甚至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 。日常生活其实就是养生的一部分 , 不要等到疾病真的来临才想到去治病 , 那就真的晚了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 人们有了病有了很多药物去治疗 , 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 治病本身其实就是对身体的消耗 , “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你觉得真的是这样吗?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俗?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为什么冬至有吃饺子习惯?
刚刚回到老家剁好了饺子馅儿 , 准备了下酒菜 , 明儿冬至就可以开吃了!我们这里老人们讲“饺子就酒 , 越吃越有”!冬至饺子必须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