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八: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 。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玩到半夜始散 。
七夕节的习俗九: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 。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
七夕节的习俗十: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
【七夕七夕,七夕到底有什么习俗?】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 。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七夕节的习俗十一: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 。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 。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 。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
七夕节的习俗十二: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 。”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 。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 。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 。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 快过年了,你有适合农村鼠年春节的美好祝福语吗?
- 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被质疑重男轻女孙海洋回应
- 朗逸plus是国几
- 奔腾t99有六座吗
- 男性艾滋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 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在胸前的衣服外面佩戴一条很重的链子?
- 手机在线和4g在线有什么区别
- 你周围有神童吗?你听过关于他们的什么故事?
- 饭后酸奶有好处吗
- 文山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