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西方,中国人更强调“无我”,前一段,“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很好的做了一次东方文化的普及 。
人的烦恼基本都来自于“我”:
“我”是谁,我是什么?这可能是最经典的哲学命题了 。《应帝王》里有一句:无为名尸 。很多人不容易理解 。说的直白一些,这里的尸是指傀儡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做名利的傀儡 。人的自我意识一是肉体的自我,一是精神意识的自我 。而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和“自我”有关 。
前一段的文章里谈到过名实的问题 。我们现代人总喜欢求名,因为有名就有利 。而这个名绝大多数时候是外界对你的评价,而实才是最本真的状态 。
名实不副是常态 。我们追求的是名过其实,追求的是利过其用 。
正确的做法,正如这一段里所说: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 。
其实,《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 。
《管子》讲的: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虚则不屈,静则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伐” 。“洁其宫,阙其门”:宫者,谓心也 。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 。洁之者,去好过也 。门者,谓耳目也 。耳目者,所以闻见也 。
还有儒家讲的止定静安虑得以及佛家的戒定慧,以及各家的修行次第,都是让我们先要做到“静”,其实做到静,从现代的神经科学来讲,就是抑制我们的颞叶部分的作用,就是我们“动物性”的部分 。这些部分是我们的祖先们在和大自然、野兽的斗争中,为了提升生存概率,提高决策效率,而设定的一种“快捷方式”,就是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不用经过思考,就能快速反应和应对,因为面对洪水猛兽时,他们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 。
所以《老子》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后边还讲了一句: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我们接着来看:
第三:决策的根本性原则
像我这样,系统性的讲《管子》的人不多,而且,我近期的一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就是逐字逐句的把17万字的《管子》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完整的讲一遍,而且是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管理、经营智慧以及社会治理等等方面 。我一直说《管子》总结下来就是:静因之道,轻重之法,因势利导 。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但是每个人对于轻重的具体标准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需要特别注意,这受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没法统一,这也就是面对相同的情况,很多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的根本原因 。但是,不管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要明白,利中有害、害中也有利 。这是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的根本性原则,只是,就像上边所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利与害的标准不同 。
很多人读《周易》,完全读偏了,其实一部《周易》,其实讲的就是如何趋利避害 。
利与害可能是最容易让我们警觉起来的两个字,一想到利就是繁花锦簇、一片大好,心情愉悦,充满向往,一提到害,心里就是一紧,浑身一缩 。
我们因为利与害所产生的这些感觉,其实,利害本身并没有发生,而是我们自己在脑补利害发生以后的结果 。而对该如何让利发生,让害远离,却没有花多少精力去考虑过 。
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是将利与害对立起来看了,他们真的是完全对立的吗?从对立的角度去看,是静态的观察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利与害的互相转化,利与害其实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有利必有害,既能互相转化,又会此消彼长,更会此长彼也长,就是利越来越大,其可能转化为的祸也会越大,蕴含的风险也会更大 。
- 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豪迈诗 笑看人生的豪迈诗句
- 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肌力
- 海带瘦身汤如何做
- 如何做才能让肚皮紧
- 夫妻感情破裂了,为了孩子双方需要如何调解修复?
- 如何做酸辣粉家常做法
- “红尘”是什么?如何解读?怎样才能做到“无负红尘不负卿”?
- 请问科学如何解释运气,运气的确是存在的,科学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 追女生的套路情话
- 儿童弱视如何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