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堂外纪全文 尧山堂外纪文言文翻译( 二 )


现在成了元朝的天下,他想找到黄河的源头所在,然后营建一座城池,让青藏的商人进行互市,规划航道,然后物品进贡都可以经过水路到达京师,这是从古至今没有的事情,他现在做了,也为后人带来巨大的好处 。

忽必烈:“黄河之入中国,夏后氏导之,知自积石矣,汉、唐所不能悉其源 。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营一城,俾番贾互市,规置航传,凡物贡水行达京师,古无有也 。朕为之,以永后来无穷利益 。”
忽必烈想好了就开始行动,他派遣了大臣蒲察都实、阔阔出等人,让他们持金虎符,作为招讨使,前去寻找河源,以便规划航道 。
蒲察都实从积石山开始沿着黄河一路逆流而上,最后他们认定黄河源头是位于扎陵湖西面的星宿海一带,那里泉水有白余处,荒无人烟,从高山上往下看,如同天水灿烂的群星 。
《河源志》: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
蒲察都实等人将一路所见绘成图,带回京城,向忽必烈报告 。忽必烈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通航青藏的想法可以实现 。于是命令工匠造船六十艘,作为出航河源的工具 。
不过这个想法不切实际,黄河上游都是大峡谷,通航的河道很少,下游都是地上河 。所以忽必烈希望利用黄河通航青藏的想法落空了 。
虽然忽必烈的想法落空了,不过这是历史第一次探寻黄河源头的事情,其将黄河源头追溯到星宿海,在那个年代也是肯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