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一人,幸免于难,他就是太平公主的次子,曾经和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的薛崇简 。
薛崇简没有被处死,并不是李隆基善心大发,也不是李隆基念亲戚旧情,要知道在古代皇权争夺中,亲情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薛崇简能独善其身,最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很早就知道自己母亲注定会失败,所以,早早的就和她划清了界限 。
薛崇简自小就缺乏父爱,父亲薛绍被武则天赐死,因此,太平公主对于这个次子,在最初还是十分关爱的,也在其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
包括“唐隆政变”,就是派薛崇简与李隆基打配合,足以可见,至少在早期,母子二人的关系还是十分融洽的 。
而两人的矛盾,产生于唐睿宗李旦登基之后 。
随着李旦对妹妹太平公主的愈发信任,太平公主的势力也逐渐增大,同时,李隆基也成为了太平公主的最大障碍 。
因此,太平公主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构陷李隆基,比如在李旦面前抹黑等,目的就是一个,将李隆基换掉,改立他人为太子 。
而薛崇简对于母亲的这种行径,十分的不认同,从刚开始规劝,到后来争执,以及最后双方彻底决裂,薛崇简表达出一个明确的意思,就是支持李隆基 。
当然,太平公主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是从不满到失望,认为他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外人,因此两个人矛盾越来越深,曾经有多次,两人因为此事,发生争执,盛怒之下的太平公主,对薛崇简进行残忍的鞭挞 。
薛崇简之所以支持李隆基而不支持自己的母亲,有多个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早就明白,即使是母亲成功,他薛崇简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
不信?看看武则天的儿子什么下场?庐陵王被流放数十年,相王数次差点被害,这样的结局,薛崇简不想要 。
因此,他选择支持李隆基,不仅仅是出于考虑自己的前途,更重要的是,这天下,终归姓李 。
明确的政治立场,使薛崇简在“先天政变”后,没有被李隆基处死,对于自己的这个表弟,李隆基还是十分满意的,也算是当年的战友,虽然在这次政变中,他没有出什么力 。
待到平复一切之后,李隆基论功行赏,对薛崇简,准许他留任原职,同时赐李姓,因此,薛崇简也成了薛家仅存的硕果 。
“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
表面上看,薛崇简似乎是备受皇恩,不仅保住了性命,还继续做官,也算是李隆基法外开恩,但实际上,薛崇简在母亲太平公主死后,就被送出了长安 。
李隆基的意思也很明显,我可以不杀,但是,你不能再长安出现,换句话说,不杀你是你选择正确,但是,不杀你已经是最大的恩泽了,至于其他,自生自灭吧 。
在太平公主死后,薛崇简就消失匿迹,史料记载其被李隆基任命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又被安置在溪州(今湖南龙山),并在此隐居数年,自此期间,薛崇简的妻子武氏病死,之后不久,薛崇简又被迁任袁州别驾 。
从薛崇简的后半生经历来看,唐玄宗虽说没有杀他,但也是对其颇为冷落,十多年的时间里,要么是一个偏远之处的小官,要么被迫隐居,可以说,基本上是处在朝堂的边缘 。
仕途的灰暗,加上妻子的病逝,让薛崇简的后半生,一直是处在心情郁闷的状态,他也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去那个长安,而曾经的战友李隆基,也不可能再对他信任和重用,这一切,都只能怪自己母亲当年的选择 。
带着这种失落以及郁闷的心情,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太平公主的次子李隆基的表弟薛崇简,病死在袁州任上,死后,葬在黄山之原 。
- 白雪公主是最美的吗?
- 十二星座代表的公主名
- 人死后发丧到底有些啥礼仪?比如头七,拦社等,指南方习俗哦?
- 如何拿公主可可萝
- 儿童漂亮公主发型扎法 只需几步轻松完成
- 为什么有些女人是平胸?
- 太平洋为啥台风多
- 伤心太平洋原唱
- 家里的小公主一岁生日,做为父亲应该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 刁蛮公主二哥大结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