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管仲鲍叔是哪本书( 二 )


2、管仲的故事——尊王攘夷,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齐桓公执政期间 , 在管仲的辅佐下,对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 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 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由管仲提出,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 , 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
3、鲍叔牙的故事——勿忘在莒,公元前667年,郑国与齐国结盟,回国后,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曾在一起饮酒,饮到高兴时,桓公对鲍叔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 。”鲍叔捧杯而起说:“希望您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 。”桓公离席再拜说:“我和两位大夫能够不忘记您的忠告 , 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了 。”
4、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物的关系体现1、管鲍之交-先说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个人是好朋友,历史上有一个成语是“管鲍之交”,说的就是他们两个人 。管仲家里比较穷,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困难,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鲍叔牙都是让着管仲的 。对此,鲍叔牙从来都没有觉得不公平,因为他知道管仲有才能 。他明白正是因为有管仲,他才能够获得这些利益的 。管鲍各为其主 。古代的时候,优秀的人才都是会选择入仕,辅佐英明的君主的 。管仲和鲍叔牙长大了之后,他们也选择了仕途 。只不过他们选择辅佐的人是不一样的 。
2、那时候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管仲是负责的公子纠 。在齐襄公死亡之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兄弟两人都是在外面流亡的 。那个关键时候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 , 谁先到达齐国,谁就可以当齐王 。不管是公子纠 , 还是公子小白,他们都是想要当齐王的 , 所以,他们都急忙的向齐国的方向赶去 。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就让公子纠在半路里等着劫杀公子小白 。这个管仲也是一个射箭高手 , 他们等来了公子小白,管仲还射中了公子小白,以为公子小白被自己给射死了 。公子小白将计就计,就让管仲他们以为自己死亡了 , 等管仲和公子纠离开之后,公子小白就赶紧赶到了齐国,他顺利的当上了齐王 。这个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齐国宰相 。
5、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人物特点1、齐桓公有两大特点:一是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二是相信臣子 , 能够放权 。
2、管仲特点:达而念旧,富贵不相忘,善于治国,不拘小节,聪敏机智 。
3、鲍叔牙特点:慧眼识才,不计小节,真心代友 桓公:宽容大度,从谏如流,不计前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