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十天干纳入五行中,甲乙木属东方春,丙丁火归南方夏,庚辛金是西方秋,壬癸水属北方冬 。戊己土没地方放了,就让它占中间主四季吧 。因为戊在五行中属土,土地神也就是戊己了 。所以人们就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日 。春社散,醉人归 。看来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 。由于岁次是按天数的,所以春社日有时在春分前,有时在春分后 。
夏至三庚变初伏也是这个道理 。三伏天气热到极点,为什么不归南方丙丁火呢?夏至虽然到了太阳北移的顶点,但热还不到顶点,一直延续到立秋后,立秋后就属庚辛金了 。所以人们归定夏至再过三个庚日才进中伏 。
至于说社日在春分前后,能预测年景好坏,我是这么认为的:全中国,全世界这么大地方,可能年年有旱涝的地方,有五谷丰登的地方,也有旱涝遭灾欠收的地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农业大丰收,可能跟一个春社祭日在春分前后沒多大关系 。
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如果国家不倡导,都会慢慢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农谚俗语,都是古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
【“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俗语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现在正处于春季,这个季节同样有不少农谚俗语,比如“社在春风后,穷人愁上头 。”
所谓的“社”,在古代指的是土地神,因为古人认为土地是粮食生长的基础,是人安生立命之根本 。所以便制定了一个祭拜社的节日,即“社日”,以表达人们对土地神的尊敬和重视 。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在春季,秋社在秋季 。
在此着重说说春社,是古人祭祀土神、求丰纳福的日子 。不同时期的春社具体日期各不相同,渐渐有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即立春后的第五个戌日为社日,基本在3月16日到3月27日之间,在春分前后 。
春社在春分前和春分后有不同的说法,“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社在春风后,穷人愁上头 。”
该俗语的主要意义是为了预测年景、庄稼收成,如果春社日在春风之后,预示着当年的庄稼长势不会太好,收成会比较差,穷人会因为缺食少粮而发愁 。
为什么春社日庄稼收成扯上关系,因为三月中下旬,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便又到了农民翻土犁地,准备安瓜点豆、播种的时候 。春社在春分前或者春分后,会对农作物的种植、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
这是古人通过对气候、物候的观察所总结出来的农耕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
2022年的春社日是3月16日,春风是3月20日,春社日在春风之前,所以,今年农民将又迎来一个五谷丰登之年 。
预祝农民大丰收!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
- 夏秋过渡,建议中老年“多吃3绿3白”,益肝润肺和胃,秋冬少生病
- 为什么有的女性身上,总有“臭臭”的味道?
- 犬字是表达什么意思
- 今日立秋,这些“啃秋”食物你吃了吗? 北方人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 人各有命富贵在天什么意思
- 农村老人说立秋要贴秋膘,是要我们长肉的意思吗?是什么长肉快?
- 设计20平的单身公寓,日本人如何“利用”空间?
- 青岛农业大学参加“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0”论坛 青岛农业大学论坛怎么上
- 邵阳学院举办“新时代高等教育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论坛 邵阳学院论坛
- 穷人适合移民哪些国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