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经典名菜 潮州菜特色( 二 )


由于严格控制其配用中药的用量, 使烹制出来的汤菜中只洋溢一股极淡的药香, 与主料相得益彰而耐人品味 。还有一类汤菜则是主料加上”上汤”烹制, 以突出其浓香 。要之, 潮菜中的汤菜, 用料较多, 而汤水讲究适中, 强调客人能饮完不剩, 不致浪费, 因其精工烹制的汤水系精华所在, 不仅美味可口, 而且营养丰富 。潮州本地人日常都能尝到很好的汤菜, 故熟视无睹, 而外地人凡是品尝过潮菜者, 无不对其汤菜赞不绝口 。这是潮州美食非常突出的特色, 也是其饮誉中外的原因之一 。
3:用料广泛,注重食疗养生
潮州菜的制作注重刀工,拼砌整齐美观 。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有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 。能用各种菜肴如竹笋、萝卜或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的花鸟之类,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一种彩盘艺术 。潮州菜还较讲究调料,各样菜肴上席时,必配上酱碟佐食,如生炊龙虾必配橘油;生炊蟹必配姜末醋;干烧雁鹅必配梅膏芥末;清炖白鳝、清炖水鱼必配红豉油 。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
潮菜的筵席自成一格 。大席喜用12菜色,其间还有两汤菜及咸、甜点心各一件,菜量少而精,花色丰富多采 。倘若供喜酌,如生日、结婚、生儿满月和开张等吉庆喜宴,必有两道甜菜,一道作头菜、一道押席尾 。头道清甜,尾道浓甜,俗称“头甜尾甜”,寓意生活幸福,日子自始至终越过越甜蜜 。宴席之间,为助消化、退肥腻和解酒,还要先后跟上数道潮州工夫茶 。
如汤菜中加入滋阴清补祛湿补气养血等类的中药材, 且特别讲究与主料的搭配, 讲究其性味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除注重其美味效果, 还讲求其食疗养生效果, 讲究其季节性, 如春季的清热祛湿、夏季的清热解毒祛暑、秋季的清燥、冬季的滋补 。还有很多潮州美食是用滋补药品兼食品的鲜品作为主料的, 如鲜百合、鲜芡实、鲜莲子、鲜栗子、鲜淮山等, 因其本身具有食补食养价值, 制作出来的菜肴也自具有养生滋补的功效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 近年来潮州地区的酒楼餐馆, 均流行一项独具潮州特色的配席饮料, 即用诸如金银花、生地、黑豆、玉竹、菊花等清凉甘爽之品熬出有淡淡药香的凉水, 配上红糖; 或用马蹄、杏仁等榨汁, 或用羚羊角刨丝泡开水, 配上白糖、冬瓜册上桌, 作为客人的配餐饮品, 俗称”水” 。客人刚一落座, 服务小姐首先就问你喝什么”水”?也即上述各种”凉水”任你点选之意 。这也是潮菜注意食疗养生的一个重要项目 。潮菜这方面的特色也正是其受海内外美食界欣赏青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
4: 甜菜品种多,搭配小吃
甜菜品种多,红薯、芋头、南瓜、银杏、荸荠、莲子、柑橙、菠萝和豆类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制成上等名肴 。以植物做的甜腻相宜,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清甜莲子、羔烧白果、甜绉炒肉等 。潮菜尤以烹制海鲜见长,如生炊龙虾、炊鸳鸯膏蟹、红炖鱼翅、红炆海参等,都以新鲜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味道清鲜,郁而不腻 。又如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炖鲜美,保持原汁原味 。潮州菜的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绉炒肉,其皮起皱纹,肉软烂甘香,甜味清浓 。潮州小食起源于民间, 大多以极普通的米面五谷和豆类、果蔬等作为主料(小部分也用肉类、海鲜类) , 经过精巧的制作, 不仅为潮人所长期喜爱, 而且闻名遐迩, 成为潮州美食中的一个重要的品类 。在潮菜筵席中, 一般均有一二款乃至数款小食, 有时一盘中就有四个品种 。潮州小食品种极多, 几乎可说是数不胜数, 久负盛名的如鼠壳粿、乒乓粿、笋粿、菜头粿(箩卜糕) 、鲎粿、粿汁、粽球、春饼、炸豆干、水晶包、肖米、鸭母捻、南瓜芋泥、麻糍等, 讲究美味和制作精巧、小巧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潮菜与粤港等地菜系的交流渗透, 出现了很多互相借鉴创新的小食品种, 像生蔬果类、饺类、烙类等等很多品种, 除仍注重美味和小巧玲珑之外, 有的也注重造型和色彩, 以突出品尝和品赏的艺术效果 。在潮州美食中, 小食往往是令人印象极佳、回味无穷、百食不厌的独特品种, 许多华侨从幼年离乡背井,回来就是要多方寻吃小食, 以回味童年吃过的美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