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春秋》
《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 , 大夫 , 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 , 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 , 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 , 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在每一季的开始 , 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 。 古时历法先有春秋 , 后分冬夏二时 。 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 , 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 。
现存《春秋》 , 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 , 历十二代君主 , 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 , 为二百四十二年 , 《左传》多二年) , 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代表分别是什么四书分别是:大学 , 中庸 , 孟子和论语 。
五经分别是: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和春秋 。
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 五经是儒家研究基础的经典书籍 , 时至今日 ,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 , 人际交流 , 社会文化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 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扔对现代人具有极强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
四书五经指什么?1 四书
1.1 《大学》
1.2 《中庸》
1.3 《论语》
1.4 《孟子》
2 五经
2.1 《诗经》
2.2 《尚书》
2.3 《礼记》
2.4 《周易》
2.5 《春秋》一、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 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 , 简称为《四书》 。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 , 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 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 , 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 , 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 , 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 , 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 , 《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 , 具有划时代意义 。 汉唐是《五经》时代 , 宋后是《四书》时代 。
《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 ,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 , 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 , 甚至称“《大学》 , 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 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 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 , 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 , 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 , 便成了《四书》之一 。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 ,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 , 是儒学的人门读物 。 所以 ,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 ,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 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 《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 , 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 , 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 , 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 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 , 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 , 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 , 便成了《四书》之一 。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 , 也大体上相同的 。 不过 , 现存的《中庸》 , 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 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 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 , 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 , 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
- 四书五经有哪些生肖 四书五经有哪些
- 囊中羞涩上一句是什么 囊中羞涩下一句是什么
- 补气血有哪些好法子?
- ufc什么意思
- 头七有什么讲究
- 梦到新房子什么意思
- 梦见着火了是什么征兆
- 男人留胡子的讲究是什么
- 甘露醇禁忌
- 鞋柜摆放七大禁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