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诗句佳句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哪些( 二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 , 直恐终身走道途 。
老去怕着新历日 , 退归拟学旧桃符 。
烟花已作青春意 , 霜雪偏寻病客须 。
但把穷愁搏长健 , 不辞最后饮屠苏 。
赏析: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 , 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
古人过年时有饮屠苏酒的风俗 , 一般人饮酒 , 总是从年长者饮起 , 而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 , 都是按自少至长的次序饮之 , 如晋人董勋所说的“少者得岁 , 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 , 故后饮酒” 。
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 。顿回和气满寰区 。
春见解绿江南树 , 不与人间染白须 。
残蜡烛 , 旧桃符 。宁辞末后饮屠苏 。
归欤幸有园林胜 , 次第花开可自娱 。
赏析: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 , 人们使用火烧竹子 , 使之爆裂发声 , 以驱逐瘟神 , 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 , 故称爆竹 。这奇特的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
说起爆竹的起源 , 有个有趣的传说 。根据《神异经》的记载 , 人们放爆竹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 , 所以每到除夕 , 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 。这样年复一年 , 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
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 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
赏析:“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是多么有诗意的画面 。桃符是对联的前身 ,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 , 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 , 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 , 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 , 意在祈福灭祸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
卜算子(除夕)
宋·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 , 年夜听春雨 。
有个人人领略春 , 粉淡红轻注 。
深劝玉东西 , 低唱黄金缕 。
捻底梅花总是愁 , 酒尽人归去 。
水调歌头(除夕)
【关于除夕的诗句佳句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哪些】宋·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 , 今夕岁还除 。
团栾儿女 , 尽情灯火照围炉 。
但惜年从节换 , 
便觉身随日老 , 踪迹尚沈浮 。
万事古如此 , 聊作旧桃符 。
任东风 , 吹缟鬓 , 戏臞儒 。
韶颜壮齿 , 背人去似隙中驹 。
杯酌犹倾腊酒 , 
漏箭已传春夜 , 何处不歌呼 。
惟愿长穷健 , 命酹且欢娱 。
赏析:团栾就是团聚 。除夕夜是全家团圆之夜 ,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 这顿年夜饭又称“团年” 。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 。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 。其中 , 流传的比较广泛的 , 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在古代 , 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 。因此 , 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 , 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 为了这个团圆 , 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 , 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 , 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 , 摆一双筷 , 表示全家团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