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瑟瑟边草黄,胡儿牧马乘秋凉,将军令下促烧草,衔枚夜发何仓皇 。
边头路尽迷行迹,黄狐赤兔如人立,阴崖举火各因风,烈焰夜照阴山红 。
山头突骑飞流矢,几人还向火中死,白骨成灰散不收,恸绝胡天做冤鬼 。
东风吹绿旧根荑,乾坤回首又春归,惟有游魂归不得,年年空遂野烟飞 。
谢谢邀请!为什么中原王朝不烧草原?原因是中原王朝要生存,要生存就要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随便烧草原和随便杀人都是一样的造罪 。人类生存要吃粮食,马牛羊等牲畜有草吃才能生存,人需要吃饭和牲畜需要吃草道理是一样的 。到了冬季,草原上的草枯黄了,若烧掉了,牲畜就没法吃了,牲畜没法吃就会饿死,牲畜饿死,也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国,靠牲畜耕种,保护好草原,就是保护牲畜,保护好牲畜,就有法耕种了,就是保护自己 。古时候,北方的匈奴人、胡人为什么南侵,就是为了和中原人争夺草地 。还有,草皮还能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如果把草皮烧了,土层裸露,冬季大风吹来,扬沙四起,必然破坏土地,严重者还会出现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灾难 。现在,还提倡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理也是一样的 。所以说中原王朝不会轻易焚烧草原 。如果处在边界需要放火烧草,那要经过朝廷、官府或驻军首领的同意才行,那是抵御外敌入侵的一个临时办法,否则,谁也不敢随便放火 。
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一定没有读过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草原面积太大了,想烧掉它跟比把海水抽干都难 。
根据今人的经验,要想让草原消失,最好的办法是破坏环境、破坏植被,让风沙侵袭,但是古人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而且环境破坏也是一个世纪工程,不会立竿见影 。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等地,先是入侵辽西,接着入侵渔阳,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闻讯大怒,一场自卫反击战由此展开 。
卫青率大军势如破竹,打到了匈奴老巢河套地区,赢得了战争胜利 。
在这场战斗中,汉军不仅活捉敌兵上万人、夺取了大量牲畜,还烧了他们库存的粮草 。
到了冬天草原上的草就会枯萎,牲畜没有草可吃,只能依赖秋天提前储存的草料,烧了草料牲畜只能饿死 。没有了牲畜,牧民就面临饥饿威胁,只能到处逃亡 。
那里的牧民没有了牲畜和草原,等于被砸了饭碗,不得不四处逃散,边境得以维持短暂的和平 。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刘仁恭据有幽州,数出兵搞星岭攻之,每岁秋霜落,则烧其野草,契丹马多饥死,即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请听盟约甚谨” 。
我们知道夏天的草非常旺盛,是烧不着的;冬天的草没有了水分,容易燃烧,但它是枯萎的,都趴在了地上,烧起来火势不是那么旺,很难向四周蔓延 。
而且前面我们说过,牧民在秋天要为牲畜储备跃动的草料 。这样一来,大片的草,在冬季到了之前,有一部分草原上的草,已经被牧民“收割”精光了 。
因为冬季是非常漫长的,每年阳历11月草就枯萎,到了来年3月,草才长出来 。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只羊要消耗700斤干草,一匹马要消耗2000斤干草,一头牛消耗的干草也不低于这个数字 。
牧民的马匹数以万计,可以想象它们在冬天需要多少草料,草原上的草有多大面积会提前消失 。
这就是说,要有大片大片的草原,成为光秃秃的土地,这样的“草原”面积在整个草原中所占比例不会太大,但至少对大火会起到阻断作用 。而且这些在冬季无草的草原,大多靠近南部,跟中原地区距离较近的地方 。
- 第27号台风桃芝生成,为什么11月份还有台风活跃呢?
- 为什么我们买到的腰果一般都是没有壳
- 为什么高考成绩一般是在晚上发布?
- 手机微信语音为什么没有声音 打电话有声音微信语音没声音怎么回事
- 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人类为什么繁育后代
- 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人口少?
- 淘宝越补越找不到了怎么办?是为什么?
- 女性每月来的月经为什么被叫做大姨妈?大姨妈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为什么安排孙颖莎担任第一单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