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
【描写大雁的古诗10首 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 。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 。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 。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 。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诗写得情意动人 。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 。“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 。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 。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 。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 。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 。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 。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 。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 。“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
- 讲述洞庭湖的古诗之一 刘禹锡的望洞庭赏析
- 孩子都能做的小零食推荐
- 酸辣海带丝的做法
- 分享送灵澈上人古诗赏析 送灵澈上人古诗的意思
- 贵州最值得去的3个地方
- 形容自家小院惬意的句子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思
- 让老师感动的教师节礼物
- 炒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隔代教育中,我们该怎样告诉老人更科学的育儿方式?
-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除黑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