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七 )


打仗的过程就不必说了 , 反正随行的大臣武将基本死光 , 王振老师的脑袋也被气急败坏的将军樊忠用铁锤锤的稀烂 , 大明精锐死伤几十万 , 朱祁镇突围不成 , 下马受俘 , 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 本着为尊者讳的笔法 , 称朱祁镇被俘为“北狩” 。
英宗“北狩” , 举国震惊 , 太子朱见深才三岁 , 国家要保 , 祖宗江山要保 , 无奈之下孙太后(大明风华中孙若薇)召百官于阙下 , 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 立朱见深为太子 , 昭告天下 。
迩者寇贼肆虐 , 毒害生灵 , 皇帝惧忧宗社……神器不可无主 , 兹于皇庶子三人 , 选贤以长 , 立见深为皇太子 , 正位东宫 , 仍命郕王为辅 , 代总国政 。布告天下 , 咸使闻之 。
到了九月 , 皇帝令不出紫禁城 , 郕王令无法调动国家资源备战 , 遂有大臣提出尊郕王为帝 , 都指挥使岳谦到北地取到皇帝旨意 , 让郕王继承大统 。于是朱祁钰便登上皇位 , 遥尊北地朱祁镇为太上皇 , 继续立朱见深为太子 。瓦剌也先见到朱祁镇虽然身为一国之帝 , 但奇货并不可居 , 于是在北京保卫战后 , 还是准备把这个能吃能喝 , 规格无比之高的皇帝放归大明 , 这就形成了双皇并立的局面 。
俗话说 , “天无二日 , 国无二主” , 遵循这个标准国家才会安定 , 然而伴随着朱祁镇的归国 , 这一局面有可能会被打破 。更何况朱祁钰也不是活雷锋 , 用我的时候把我扶上皇位 , 不用我就准备像手纸一样扔掉 , 这样的傻事我不干 , 于是开始三番五次的不愿意派人去和也先交涉 , 后来为了淡化朱祁镇的影响 , 只派翰林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迎于居庸关 。
朱祁镇为很快感受到这个弟弟的冷淡乃至敌意 , 世态炎凉 , 人情冷淡 , 就算贵为太上皇也不能幸免 , 兄弟二人相见完毕 , 朱祁镇被送往南宫居住 , 事情到此为止的话 , 结局还算皆大欢喜 , 起码没有流血冲突 , 没有国家动乱 , 可见朱祁钰还是有仁君之相的 。然而这样的局面随着一份奏折却给打破了 。
太祖百战以取天下 , 期传之万世……万一羽翼长养 , 权势转移 , 委爱子于他人 , 寄空名于大宝 , 阶徐之下 , 变为仇寇 , 肘腋之间 , 自相残杀 , 此时悔之晚矣 。
对于这份奏折 , 谁写的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中间透漏出的内容 , 通篇上下就一个意思 , 劝朱祁钰易储 , 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 朱祁钰拿到朝堂上让群臣表态 , 于谦等人则认为不妥 , 但大部分朝臣还是唯唯诺诺 , 以朱祁钰脸色行事 。
在朱祁钰的一再坚持下 , 最后五朝老臣胡濙代表众官员表态:“统绪之传 , 宜归圣子” , 于是原太子朱见深被废为沂王 , 立朱见济为太子 , 皇后汪氏因反对丈夫这样做 , 居然被废掉皇后位 。
朱祁镇本来在南宫过的虽然失落 , 但并没有受到虐待 , 他每日与他的嫔妃们关起门来造人 , 几年内居然有十几个皇子出世 , 他也知道自己犯下的天大错误 , 也就得过且过了 。哪知朱祁钰东宫易主之举让他怒火中烧 , 大明朝从朱元璋起便尊礼制实行“宗法制” , 你朱祁钰说白了只是代我做皇帝 , 凭什么你把自己儿子立为太子 , 这明显是违背了礼制好不好 , 所以愤怒催生出报复心来 , 他在等待机会 , 等待一个报复他弟弟的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