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意义是什么?中国考古有什么新发现?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考古就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 。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程度的解读、还原和传承 。就在2020年,我国发现了很多古迹,下面,就快和百科知识网一起了解相关资讯吧!
本文目录

1、中国考古有哪些新发现?
2、考古有什么意义
3、考古已经证明哪些历史事件?
考古的意义是什么?中国考古有什么新发现?
文章图片

中国考古有哪些新发现?3月26日,“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1、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文化堆积总体顺着地下小山岗的坡势由西向东倾斜,堆积厚达2米多,分为12小层 。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 。
出土遗物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大量动植物、矿物遗存;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人工器物 。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海生贝壳,有蚶、牡蛎、海螺、蛤、蛏等五大类,其次是各类渔猎动物骨骸 。
专家认为,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该遗址是目前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考古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 。
2、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南台地上 。
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 。聚落结构布局基本清晰,发现大型的祭祀坑、窖藏坑、陶窑、房址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丰富 。
经初步研究,该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为五期七段 。第一期为裴李岗文化时期;第二期相当于大河村二期偏晚阶段;第三期相当于大河村三期;第四期相当于大河村四期,可分为三段;第五期相当于大河村五期 。
据介绍,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东边为虎牢关,西边为黑石关,南边为嵩山,北边为黄河,周边分布有青台、汪沟、西山、苏羊、土门、妯娌等诸多聚落,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聚落群 。
3、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
郭元咀遗址位于鲁台山北麓、滠水东岸之台地上,遗址以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遗存为主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郭元咀遗址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120平方米 。
遗址堆积大致分三个时段,第一个时间段为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主要发现为铸铜遗迹,共揭露商代台基1处、炉基9处、房址1处、灰坑71个、烧土遗迹5个、灰沟8条、坑状遗迹18处;第二个时间段,揭示商末周初烧土遗迹1处;第三个时间段,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5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