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 , 他们不断的增加层数 , 直到在模拟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毫秒级别 99% 的准确率 。 深度神经网络成功地预测了神经元的输入 - 输出函数的行为 , 所使用的层数至少有 5 层 , 但不超过 8 层 。 在大多数网络中 , 这相当于 1000 个人工神经元对应一个生物神经元 。
如下图 2 所示 , 具有 7 个隐藏层、每层包含 128 个特征图的时间卷积网络(TCN)忠实地捕获了一个 L5PC (layer 5 pyramidal neuron)模型 。
文章图片
在下图 3 中 , 研究者展示了没有 N - 甲基天冬氨酸(NMDA)突触的 L5PC 神经元 , 它能够被具有单个隐藏层(包含 128 个隐藏单元)的深度神经网络忠实地捕获 。 其中 A 为 L5PC 模型示意图、B 为类比的深度神经网络 。
文章图片
【生物|一个神经元顶5到8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计算复杂度被生物碾压了】现在已经了解了单个神经元的计算复杂度 , 如下动图所示 , 左边的椎体神经元依赖树突状的分支 , 这些分支会受到信号的影响 。 在神经元决定是否发送 spike 信号之前 , 信号变化会导致局部电压变化 , 表现为神经元颜色的变化(红色表示高电压 , 蓝色表示低电压) 。 这一 spike 出现了 3 次 , 如右侧单个分支的轨迹所示 , 颜色代表树突从顶部(红色)到底部(蓝色)的位置 。
文章图片
来自贝勒医学院的计算神经科学家 Andreas Tolias 表示 , 这种结果建立了从生物神经元到人工神经元的桥梁 。 但研究者表示 , 这还不是一个直接的对应关系(生物神经元到人工神经元) 。
Michael London 认为「神经网络中的层数与网络的复杂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 所以我们不能说网络层数从四层增加到五层复杂度会增加多少 。 我们也不能说需要 1,000 个人工神经元就意味着生物神经元的复杂度恰好是生物神经元的 1,000 倍 。 最终 , 即使在每一层中使用指数级的人工神经元 , 最终也有可能形成只有一层的深层神经网络——但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时间来让算法学习 。 」
研究者尝试了很多架构 , 几乎都失败了 。 他们还公开了代码 , 以鼓励其他研究人员找到更少层的解决方案 。 但是 , 找到一种能够模仿神经元且准确率高达 99% 的深度神经网络是非常困难 , 研究者相信他们的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比较 。
Timothy Lillicrap 认为 , 这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将图像分类网络(通常需要 50 层以上)与大脑联系起来 。 如果每个生物神经元都像一个五层人工神经网络 , 那么一个 50 层的图像分类网络可能相当于一个生物网络中的 10 个真实神经元 。
此外 , 该研究还希望他们的结果将改变 SOTA 人工智能深度网络架构 。 「我们呼吁替换深度网络技术 , 使其工作方式更接近大脑 , 这一实现过程是将深度网络中的每个简单单元替换为代表神经元单元 , 而这种神经元单元本身就是有深度的 , 」Segev 表示 。 在这种替代方案中 , AI 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插入一个五层深度网络作为「迷你网络」 , 用来取代每一个人工神经元 。
各路专家学者如何看
但有些人怀疑这是否真的有利于 AI 。 「我认为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这种做法是否存在实际的计算优势 ,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 Anthony Zador 表示道 。 这项工作为测试奠定了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