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什么风俗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

【过小年什么风俗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大部分地区有过小年的风俗,这一天人们忙着准备年货和年夜饭,迎接新年 。小年也是传统节日,所以也有一些传统风俗的 。小年的日子每年南北也都会争一争,那么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呢?
过小年什么风俗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
文章图片

过小年什么风俗祭灶王这个是过小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了 。
按照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下凡保一家平安的使者,每年腊月廿三的时候返回天宫,汇报一下这家人的表现情况,老百姓当然希望灶王爷多说自己的好话,给自己积福报,所以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为灶王爷送行 。
送灶的时候要摆贡品,有糖果、清水、料豆、对联、草等 。祭灶时还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那里说坏话了 。
有的地方贴灶王爷画像,把旧的灶王爷画像请走的同时,请来新的灶王爷画像 。
过小年什么风俗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
文章图片

吃甜食甜食有很多,麦芽糖、糖瓜、麻糖、江浙地区的粘糕、陕西的爆米花糖、广西的年粽等 。
民间有句顺口溜,“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意思是,给灶王爷吃麦芽糖,希望他在玉皇面前说点好话,给自己带来福运 。
大扫除打扫房屋,擦窗户,清洗衣物,刷洗锅瓢,除旧迎新,为迎接新年做好准备!
在南方地区,这一天是掸尘的日子,“尘”“陈”谐音,是把陈旧的东西,过去遇到的不快、不吉利统统掸干净 。
另外还有沐浴理发,赶乱婚,贴窗花等习俗,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等 。
过小年什么风俗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
文章图片

为什么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一样其实古代一直把祭灶王爷和小年联系在一起,并且是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但在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会在每年的腊月廿三祭拜各个神仙,就“顺道”也拜了灶王爷 。宫里便开始慢慢在腊月廿三过小年 。
上行下效,北方地区受官气影响也开始在腊月廿三过小年 。南方则一直保留传统的腊月廿四过小年 。
小年祭灶王的习俗介绍旧时,差不多家家的灶上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一般是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灶王爷神像 。有的地方会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有时只画灶王爷,有的神像上还有“灶王奶奶”,再加上“金童玉女”两边还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
当日天黑以后,在神像前摆上供桌,点上贡香 。贡品有讲究,叫做“灶糖”是用糖稀加糯米或者麦芽,在小年前还有小贩专门贩卖,又甜又黏,老百姓自己也买了回去吃,甚至还传到了关内,关内的人管这种糖叫“关东糖” 。为什么要黏呢,因为祭灶仪式的时候要把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爷“嘴甜”多说好的,说坏话嘴就被糖粘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