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 , 喜气洋溢 , 应时应景 , 切情切景 , 多是寄情抒怀 , 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 含有迎新春、颂盛世、祈福祥之意 。[祈祷][祈祷][祈祷]
提前祝所有的条友鼠年大吉大利!花开富贵 , 鼠报平安![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春联有什么用处呢?
主要是抒情、祈福、期望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一些人发些牢骚 , 吹些牛皮等等 。
抒情类如:
又是一年芳草绿 , 依然十里杏花香 。
万里河山春浩荡 , 一天云锦日光华 。
祈福类
喜今日三星高照 , 望来年五世其昌 。
旧岁已赢十分好 , 新春更上一层楼 。
发牢骚
贪官无师朝朝有 ,
野草有根年年发 。
春联始于古代的“桃符” 。
桃符又称“仙木” 。据《山海经》记载 ,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弯弯曲曲伸延三千里远的大桃树 , 它的枝叉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 , 山洞里的鬼神都由此进出 。树下有两员神将把守 , 他们是兄弟俩 , 名叫神荼(读申舒)、郁垒(读郁律) 。他们发现有害人的恶鬼 , 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老虎 , 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
从周代起 , 每逢年节人们使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 , 悬于大门两侧 , 用以镇邪驱鬼、纳福祈祥 。
随着南北朝拼体文的兴起和唐代律诗的发展 , 桃符的内容便开始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代替 , 从而出现了我们称之为对联的形式 。
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 现在一般认为是五代末年后蜀主孟昶(919—965)的“题兆符” 。据《宋史》记载 , 公无964年 , 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吉祥的词句 。辛寅逊题后 , 孟昶嫌其词不佳 , 便亲自命笔题写一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
到了宋朝 , 春联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 特别在文人中比较普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1021—1086)在《元日》诗中描绘了人们张贴春联的盛况: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雍正年间 , 皇帝赐大臣张廷玉一副春联:
天恩春浩荡;
文治日光华 。
张廷玉把这御赐礼物精心保存起来 , 年年春节都拿出来悬挂 。
到清末 , 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写春联的艺人和出售春联的“对摊” , 时下更加盛行 。
春联的内容 , 主要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 , 反映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
春联必须在除夕之前贴出 , 张贴在门的两旁 , 春联还配有横批 。
马上又要过大年了 , 摘录几副春联供赏:
泰运宏开五谷丰登歌大有;
春光明媚百花齐放庆升平 。
千古江山增秀色春光弥宇;
万家人面映桃花喜气满堂 。
翠竹青松万里山河皆春色;
红霞丽日九州天宇尽朝晖 。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 抒发美好愿望 ,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
- 想创业,有哪些适合新手的项目?
-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移动会成为携号转网的赢家?
- 请问,世界上除了蝙蝠还有哪些会飞的哺乳动物?
- 什么人不能喝酸枣仁汤
- 公积金缴存影响买房吗
- 广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广州哪里好玩
- 有多少人有喝小米粥的习惯?小米粥有什么营养价值?
-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怎么办?
- 孟浩然最著名的古诗分享 孟浩然的古诗有哪些
- 陆游的千古名诗 陆游的词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