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原版全文及译文( 四 )


50.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 。凶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是为习常 。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 。是谓盗夸 。非道也哉 。
54.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馀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56.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泫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尚福之所倚 。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
59.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60.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62.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