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道法原文 黄帝四经原文译文(12)


志歸之,志之所欲則力歸之 。故巢居者察風,穴處者知雨;憂存故也 。憂之則□,安之則
久;弗能令者弗能有 。
帝者臣,名臣,其實師也;王者臣,名臣,其實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實賓也;危
者臣,名臣也,其實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實虜也 。自光者人絕之,驕溢人者其生危
、其死辱翳 。居不犯凶,困不擇時 。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泊者,弗與犯難 。故以人
之自為,不以人之為我也 。不仕於盛盈之國,不嫁子於盛盈之家,不友驕倨慢易之人 。
聖人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 。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聖人麋論天地
之紀,廣乎獨見,卓乎獨知,□乎獨□,□乎獨在 。天子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
之也 。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正嫡者,不使庶孽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婢妾疑焉
:疑則相傷,雜則相方 。
時若可行,亟應勿言;時若未可,涂其門,毋見其端 。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
予 。取予當,立為聖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 。天有環刑,反受其殃 。世恒不可擇法而用
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禍 。有國存,天下弗能亡也;有國將亡,天下弗能存也 。時極未至
,而隱於德;既得其極,遠其德,淺致以力;既成其功,環復其從,人莫能殆 。諸侯不報
仇,不修恥,唯義所在 。
隱忌妒妹賊妾,如此者,下其等而遠其身;不下其等不遠其身,禍乃將起 。內事不和
,不得言外;細事不察,不得言大 。利不兼,賞不倍;戴角者無上齒 。提正名以伐,得所
欲而止 。實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 。華之屬,必有實,實中必有覈,覈中必有意 。
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 。誥誥作事,毋從我終始 。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 。行而
行,處而處 。因地以為資,因民以為師;弗因無神也 。
宮室過度,上帝所惡;為者弗居,唯居必路 。減衣衿,薄棺槨,禁也 。疾役可發澤,
禁也 。草叢可淺林,禁也 。聚宮室墮高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 。毋先天成,毋非時而
榮則不果 。日為明,月為晦;昏而休,明而起 。毋失天極,究數而止 。強則令,弱則聽,
敵者循繩而爭 。行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侮而索敬,君弗得臣 。有宗將興,如伐於川;
有宗將壞,如伐於山 。貞良而亡,先人餘殃;商闕而栝,先人之連 。埤而正者增,高而倚
者崩 。
山有木,其實屯屯 。虎狼為猛可揗,昆弟相居,不能相順 。同則不肯,離則不能,傷
國之神 。神胡不來,胡不來相教順弟兄茲;昆弟之親,尚可易哉 。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
,死;嗜欲無窮,死;寡不避眾,死 。毋藉賊兵,毋裹盜糧 。藉賊兵,裹盜糧;短者長,
弱者強;贏縮變化,後將反施 。弗同而同,舉而為同;弗異而異,舉而為異;弗為而自成
,因而建事 。
陽親而陰惡,謂外其膚而內其□ 。不有內亂,必有外客 。膚既為膚,□既為□;內亂
不至,外客乃卻 。得焉者不受其賜,亡焉者不怨大 。夫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闢其
戶牖而各取昭焉;天無事焉 。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刈薪而各取富焉;地亦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