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知,降水可以以多种方式降落在地球上,如"雾“,"细雨”,"小雨"或"倾盆大雨"等,这些词不只是描述性的,它们也有科学的定义,水滴的大小,它们下降的速度,每小时的降水量,其密度或一平方米中有多少水滴 。从最轻的降水到最重的降水,这些术语如下: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这里有些令人难忘的事实:根据美国地质调查称,各大洲的降雨量足以覆盖1米的水域 。

文章插图
话虽如此,降雨量模式每年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很大 。例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印度乞拉朋齐镇创下了一年降雨量最多的记录,该镇在1861年降雨量高达30米(超过75英尺) 。年平均降雨量最高的记录属于夏威夷的怀厄莱阿莱山,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5米 。
相反的极端也存在:同样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在智利阿里卡的无雨时期持续了14年,超过5000个干旱日,这使得在1910年代早期加州巴格达的767天干旱,微不足道 。
可能你不会对南美洲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智利)和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区的沙漠感到惊讶 。但是你知道北极圈以上的大片土地也因其降水量低而被称为沙漠吗?其中包括格陵兰岛、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的大片地区 。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也被认为是沙漠 。
雨是怎么形成的,通俗的说,海上,湖泊,河流等经过太阳照射表面水蒸汽进入大气层,遇冷变成雨滴,并且大量汇集形成云朵,这就是积雨云,雨就是这样形成的,雨怎么落下地面呢,大量的积雨云聚集在一起,当他们密度大于大气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下来,形成降雨

文章插图
要讲天空为什么下雨,雨又是怎么从云中落下来的?那必须从空中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說起 。水本来是在地上的,它要比空气重得多,怎么会“飞”到天上去呢?原来水是个善于变化的东西,遇到严寒会变成冰,冰遇到热又变成水,水遇到高热又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 。这就是說,水既能变成冰,又能变成 。
水蒸气,它是随着温度高低而变化的 。水蒸气是水最活跃的一种形体,它会使附近的空气变得又湿又热,同这个湿热的气团向空中升去 。到了高空,溫度降低,空气团容納不了原先所带的水汽了,于是水汽达到飽和而开始凝結,变成极小的水珠和冰粒子,也叫做云滴 。云滴既輕且小,一般的半径才有1厘米的千分之一,空气又有浮力作用,所以它們就飄浮在空中,聚成一朵朵的云 。如果地面上不断有水蒸气上升,空中的云滴就会上下翻騰,碰到一起就互相結合起来,体积越来越大,最后空气托不住了,便从天上掉了下来,这就是下雨了所以,下雨不能离开云虽然下雨必须有云,但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下雨 。
云的种类很多,按照它們的成物质,可以分为三大类:由微小水滴成的“水云”;山小冰晶粗成的“冰云”;由水滴和冰晶混合粗成的“混合云”水云都是低的云,有的好像一片灰白色的布幕盖滿天空,那叫作“层云”;有的頂部隆起,底部扁平,好像一堆堆的羊毛包或棉花包,那叫作“积云” 。因为它們都是由小水滴組成的,既不太高、又不很厚,而且由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的过程非常緩慢,所以水云不可能下大雨,只是在水蒸气特别充足时才可以下一陣毛毛細雨 。冰云是最高的云,大都位于5,000米以上,有的像一片片的毛或树叶,薄如蟬翼,速太阳光、月亮光都遮不住,那叫作“卷积云”或“卷层云”;
有的像一团团的乱絮或棉紗,卷曲斜,在天空中飘来飄去,那叫作“卷云”由于冰云中完全是小冰晶,彼此合并增大的作用不显著,而且云底离地面很远,所以也不是会下雨的云 。混合云多位于2,000米到5,000米之間,厚度很大,顏色灰黑,有的像一座挺拔的小山峰聳立在半天空,云脚很低,云頂中部烏黑,四周发白,那叫作“积雨云”;有的像一块很厚的黑天幕,遮滿了牛天空,那叫作“雨层云” 。这种云中既有小水滴,又有小冰晶,所以小水滴上的水分很容易凝在小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最后便克服了上升气流的阻碍开始下降 。
- 你如何理解“感恩”这个词?
- 对于葡萄胎大家是什么看法,医生说我这是病,住了快一星期的院了?
- 关于读书的优美诗词 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
- 如果玩真心话大冒险,你会选择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 有个问题,就是做梦梦见过年是什么寓意,各位条友们?
- 大祺饲料怎么用
- 盆栽竹子怎么施肥
- 成为妈妈后,你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 第一课观后感400个字
- 农村水泥路有人说自买自浇自修不同意别人走卡车,请问怎么维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