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名将和十大谋士排行榜是怎样的?( 八 )


第八位:曹仁
曹仁在演义中笔墨不多,但在历史上很出色,甚至有张辽亚于曹仁的说法 。他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耀眼,但是前期挡住周瑜,后期抗衡关羽,已经实属难得 。
第七位:关羽
如果不是丢了荆州,关羽完全能排的更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让曹操险些迁都,刘备以擅于用人闻名,令其守护荆州;曹操乱世英雄,也对关羽极为青睐 。应该说他的失败无关能力,而是性格决定命运 。
第六位:张辽
在吕布手下时光辉被掩盖,初期在曹操麾下也仅以骁勇善战著称,但曹操颇有识人之能 。赤壁大败后,令张辽守合肥,逍遥津之战更是创造了一次以少胜多的大胜,张辽止涕的故事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
第五位:邓艾
邓艾的水平其实大致与姜维仿佛,而且在局部战争中邓艾并不占优势 。但是他偷渡阴平成功,直接导致了季汉政权的灭亡,单看战果,可以位列三甲 。
第四位:孙策
提起东吴,总会有人说其三世而立,实际上孙坚死后留下的除了依附于袁术的部将和玉玺什么也没有,孙策是靠着玉玺换来的少量兵马席卷江东,打下了东吴的基业 。而且在士族林立的江东能站稳脚跟,孙策绝对称得上上将之才 。
第三位:司马懿
我很纠结到底应该将他列为谋士还是名将,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将”的成分多一些 。演义中尽管诸葛亮奇谋百出,屡屡让司马懿吃瘪,但是从战果看,司马懿确实实实在在的挡住了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能在智多近妖的诸葛亮身上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司马懿,恐怕未必有第二个可以做到 。
第二位:陆逊
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在被孙权任命之初遭到了江东群臣的一致反对,一向以知人善用著称的刘备也没将其放在眼中 。可就是这个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间接造成了刘备郁郁而终,取得了演义中第三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 。
在之后,陆逊展露出超乎寻常的能力,抗起了东吴的大旗,可惜最终……
第一位:周瑜
尽管书中将周瑜黑化、丑化,以此来抬高孔明,但依然掩盖不住周公瑾的风姿 。赤壁大火不仅破坏了曹操扫平东吴,一统天下的美梦,还间接造成了之后的三足鼎立 。
而历史中的周瑜更加出色,汉末三国第一名将,周瑜当仁不让 。
第十位:田丰
论才能、见识、谋略,田丰都是顶尖的,如果袁绍用田丰之计,或许历史就要被改写了,之所以屈居第十,是因为他的执着 。
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
第九位:鲁肃
鲁肃排名在此得益于正史,两分天下并不逊色于隆中对 。不过演义中将其刻画的忠厚老实,却能力平平,只能说罗贯中为了凸显蜀汉和诸葛亮无所不用其极 。
第八位:程昱
看似是曹操麾下最不出彩儿的谋士,实际能力绝对不差,个人认为破袁绍的十面埋伏比郭嘉那个忽悠人的十胜十败实用的多 。
第七位:庞统
说实话,按照演义中的表现,庞统和诸葛亮齐名的很勉强,以他的能力不可能不会观星,却依然为了和诸葛亮抢风头而一意孤行,结果命丧落凤坡 。
从历史上看,刘备只追谥了法正而没有庞统,说明在刘备心中,法正更重要,贡献也更大,或许人有亲疏,也或许是能力有高下 。
第六位:法正
法正的能力在定军山一役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为三分天下和搭建进攻中原跳板居功至伟 。可惜的是去世的太早了 。
第五位:郭嘉
很多人喜欢用郭嘉来对比孔明,甚至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 。郭嘉确实是很讨喜的一个角色,但是从演义的表现来看,能洞察曹操心意,又有进有退是他成功的关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