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三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在战争中更是被多次应用,姜维也曾使用 。
1、上弦比较费力耗时,体积大,重量大,据记载,“元戎弩”重达200多公斤,搬运困难 。单个的士兵根本没法使用,并且使用的时候得用脚把弦蹬开,才能把箭矢安装上去,得几个人同时合作,自然浪费兵力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文章插图


2、这种弩的箭不好打造,必须是特制铁弩箭,长短粗细都有一定的标准,制造过程中成本非常高,诸葛连弩1次发10箭,回收困难 。另外诸葛连弩在对准目标时,不能同时一下子击中十人,箭无虚发 。因为在战场上,敌人不可能稠密地排成十人或者更多的人来进攻 。
3、连弩的穿透力达不到预期目标,按《三国志》记载,使用连弩的蜀军必须把箭头粘毒,才能提高战斗力 。另外一弩同时发射十箭,即一支弩机的动力平分十份,射程还会真的远吗?杀伤力还会真的大吗?
4、根据诸葛亮当时所处的战争地形,那里基本都是山地,敌人善于隐蔽,诸葛连弩更不好搬运,再者当时蜀国基本上都是攻打别人,城池守卫战少,最多也就是用于埋伏战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文章插图



综上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对于行军作战基本上没有什么用,难得有一个杰出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想改进使用这个连弩,但他的这一想法被讹杀在摇篮中,因此没有流传下来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文章插图


现代人对诸葛连弩的还原
连弩,又叫“诸葛弩”,因相传为诸葛亮发明而得此名称 。
商周时期,人们在弓的基础上发明了弩,经历秦汉,出现了齐发弩,即扣动扳机,一次发出多支弩箭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文章插图
而可以真正做到能够扣动扳机连发的连弩,相传由诸葛亮在齐发弩基础上改进而成 。
抛开连弩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争论,咱们单说连弩,如此犀利的连射神器,为何在诸葛亮生前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连弩使用的是没有羽毛的铁箭矢,有效杀伤距离十分有限,一旦飞出较远距离,则会因失去平衡而掉落,到了敌人身上,恐怕连挠痒痒的力度都不够了 。
诸葛连弩由于机关复杂,对于木制箭杆的长短粗细都有着十分苛刻的精度要求,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很难做到大批量生产连弩箭杆,连弩缺少充足的箭矢,比木头棍子还难用 。
连弩本身为达到连发功能,使用的结构非常复杂,组合深奥玄妙,能够掌握制造工艺的工匠凤毛麟角,就算能大批量做出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连弩出现故障,士兵很难掌握维修方法,排除故障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不使用连弩?

文章插图
基于以上原因,连弩只能出现在史书中,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真正的列装到部队,基本上不可能,诸葛亮对自己的发明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
《三国志 魏书 卷十七 张郃传》是这样记载的: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宣王不听 。郃不得已,遂进 。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谥曰壮侯 。据上所说,张郃是在对蜀战争中中了诸葛亮的计右膝中箭而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