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塑造论文,浅论品牌塑造论文( 二 )


(一)个人认识上的误区
1.想“创名牌”又“傍名牌”
2.重“外”轻“内”
重视表面,认为华丽的包装外表、天花乱坠的吹嘘、一次两次的轰动效应等就可以树立自己特色的品牌,而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文化建设、战略管理、品牌规划、环境保护、公共关系、社会责任等事关企业品牌内在质量的内部管理活动充耳不闻 。
3.对品牌概念理解不准确
在实际管理中,多数经营主体片面理解品牌,误以为一个品牌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名称、一幅优美的图案等 。 殊不知品牌是以产品质量、经营管理、社会信用、企业声誉等为组合的综合载体 。
4.片面理解做广告即是创名牌
广告宣传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不过不是创立品牌的全部 。 如前所说,品牌是综合体,仅凭广告是树立不起长久品牌的 。
5.品牌建设中未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时至今日,对国内外众多成功品牌的经验分析得出,每个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自己过硬的“看家本领”,如可口可乐、贵州茅台、通用电气,等等 。 市场调查表明,很多企业在做品牌时,对自己的优点、长处舍近求远,没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色,没有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创,创而成兴”的品牌意识,而是采取人云亦云大众化模式 。
6.企业品牌意识贯彻不深入、不全面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社会、企业、个人共同营造的结晶 。 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全面发挥企业潜力、广泛调动员工积极性,形成立体式品牌意识才能创建自己特色的品牌 。
7.品牌经营创利欲望不强 。 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世界经济,近几年来,我国每
年的进出口额已经占到GDP的65%,例如2006年的贸易额达到了1.6万亿美元,但在这些贸易额里面真正是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的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所创造的价值却占很小的比例 。 如我国的相当一部分服装行业,企业只管接订单,按别人设计好的款式生产,贴上他人的品牌出口销售 。 这对发展民族产业,打造民族品牌十分不利 。
【品牌形象塑造论文,浅论品牌塑造论文】8.品牌与创新衔接不到位
加快培育品牌是要以不断创新为动力,推动技术改进、升级,努力提升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品牌培育的关键 。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培育品牌的核心要素 。 企业要谋求经济长远的主动权,就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道路,通过创新实现自主研发设计与品牌发展、实现品牌本土化经营及民族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转化与迈进 。
(二)社会环境误区
1. 管理体制上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品牌问题 。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姓、无名、无牌”的“三无”商品 。 还有一些是因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家混同使用品牌,遗留下来的“品牌归属”不清 。 如过去,出口商品的商标不少掌握在外贸企业手中,一个商标若干企业使用 。 结果在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外贸企业与外贸企业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 。 品牌权属不清,一方面导致我们的出口受损,另一方面又遗留了很多“品牌所有权”纷争 。 典型莫过于浙江“金华”火腿 。 这无论对品牌的发展、保护,还是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品牌效益提高都是不利的 。
2. 观念上
人们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与品牌战略观念 。 对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品牌战略,什么是品牌竞争,等等,了解不够深入 。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把吃亏的事情当成赚钱的便宜事来办 。 例如,我们的很多彩照扩印点门前大多都有“柯达”、“富士”等字样的宣传图画,这些均是厂商赠与的 。 对此,我们的多数业内人士还认为外商大方、友好、讲义气,白送物品给我们使用,殊不知我们是在为他们无偿地打广告,做宣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