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老百姓尽量不吃冷链产品 。如果实在要吃,注意无菌操作 。就是勤洗手,不扣鼻,流水清洗,高温消毒 。生鱼片就不要吃了 。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的关键证据 。而这也能说明了几个问题 。
一、确定前几次疫情发生的源头
第一是可以揭示我国之前的北京、大连疫情的发生原因,之前北京和大连疫情虽然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被扑灭,但是从过程来看病毒恐怕已经潜伏了几周的时间,才能造成这样的感染规模,由于发现的时间稍晚,所以防控专家只能将爆发的源头定在海鲜市场和批发市场内,但无法揭示病毒到底是如何传染给人的 。但是本次青岛疫情的排查过程中,首次证实了在冷链运输这样的特殊条件中,新冠病毒能够在物品的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从而具备了以冷链物品为载体从而实现跨境传播的可能性 。
二、消费者被感染的风险很低
第二是确认了民众购买食用冷链产品被感染的风险性很低,在前几次疫情中,由于疫情已经从境外输入发展成为了本土疫情,再加上零号病人寻找的难度很大,导致一时间大家对冷链产品忧心忡忡 。但根据青岛疫情的调查和前几次疫情的详细报告来看,我国尚未有出现因为使用冷链产品而导致感染的情况,也没有发现因为接触污染的冷链产品而导致感染的病例,这说明公众因为接触食用冷链产品是十分安全的 。
三、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防护
第三是提醒我们要加强冷链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防护工作,事实上从这几次疫情的初期病例来看,尤其是大连病例集中在海鲜产品的装卸工人这样的情况看,他们是最容易被病毒传染的群体,本次青岛疫情的溯源工作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一情况是我们之前所忽略的,所以如果把这个漏洞补上,我们今后面对境外输入风险又能够进一步降低 。
青岛疫情溯源发现进口海鲜外包装有病毒,这说明啥?还能吃吗?在今年国庆前后,青岛出现了两次疫情 。
第一次是在9月24日,青岛新增2名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是青岛港大港公司的装卸工人 。
第二次是在10月11日,青岛再现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增加3人,截至10月12日,青岛排查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各6人 。
青岛疫情跟胸科医院高度相关,多名感染者来自于患者和陪护 。
在对病毒进行溯源的时候,疾控人员发现这次疫情的源头,是大港公司的两名感染者,住院期间,他们跟普通病区的患者共用CT室引发的医院聚集性疫情 。
更让人担忧的是,中疾控在冷冻的鳕鱼的外包装上,分离到活病毒,这个鳗鱼是进口的食品,工人曾经搬运过这些进口海产品 。
青岛疫情溯源发现进口海鲜外包装有病毒,这说明了国外疫情对于国内的影响,不仅仅是境外输入的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而且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进口的海产品 。
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的病毒来自于欧洲输入,销售进口海产品的牛羊肉大厅的环境里,发现了多个阳性标本,牛羊肉大厅的从业人员确诊有102名 。
【青岛疫情溯源发现进口海鲜外包装有新冠病毒,这说明啥?还能吃吗?】国内多地发现个别进口海产品的外包装被污染,青岛疾控人员在进口海产品包装上分离到活病毒,说明病毒有可能经过通过接触传播下去,进口海鲜类的从业人员是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应检尽检 。
- 有人说在国外的你暂时不要回国了,疫情防控成效不易,你支持吗?
- 杭州最新疫情报道 杭州通报2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 乌鲁木齐的新冠疫情是由什么引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感染者?
- 内蒙古额济纳旗为何疫情这么严重,疫情是怎么来的?
- 上海疫情最新报道 上海1例新增病例系厦大教职工
- 钟南山院士曾多次就疫情发表研判阐释观点 钟南山谈南非发现的新变种病毒
- 疫情期间夜里被姐姐从她家赶出来了,以后不想来往了,这样可以吗?
- 疫情下大学生如何防控
- 俄罗斯疫情大爆发,平均每天新增6000例确诊仅次于美国,问题出在了哪里?
- 疫情这么久了,我的工作也丢了,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