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银行按揭贷款规模 较期初增长超20%

5家银行按揭贷款规模 较期初增长超20%


"multi_version":false

今年以来 , 房地产调控层层加码 。 作为地产融资的重要渠道 , 上半年商业银行的涉房贷款业务发展如何?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打开了观察的窗口 。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上市银行半年报发现 ,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下 , 33家A股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合计近6万亿元 , 占比贷款总额仅微升 。 但是在居民的个人住房贷款方面迅速上升 , 其中多家银行按揭贷款增幅超过20% 。

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

在“房住不炒”政策的要求下 , 上市银行审慎开展对公房地产业务 , 严格控制资金投放 , 审慎选择交易对手 。 从半年报的情况来看 , 对公房地产业务发展平稳 。

据《证券日报》记者初步统计 , 截至6月末 , 33家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中房地产业务的余额达到5.98万亿元 , 与年初相比增加了约5600亿元 。 虽然数额看似较高 , 但对公房地产贷款占对公贷款的比重为11.81% , 与年初相比仅提升了不到0.5% 。

不过 , 从不同个体的业务选择上来看 , 仍能明显看出不同银行在对待房地产业务的态度差异 。

记者发现 , 大行的对公房地产业务在贷款总比重中的占比变化普遍不大 , 比如建行 , 截至6月末对公房地产贷款规模6449亿元 , 占贷款总规模比重与年初相比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 但是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占比增速较快 。

不过 , 尽管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 , 但也是普遍严格按照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下进行的结构性调整 。 记者查阅了银行的半年报 , 银行在表述房地产业务时 , 均表示在总量管理的前提下 , “优化贷款投向”、“强化信贷合规管理”、“重点投向普通刚需住宅项目”等等 。 比如 , 相关城商行表示 , 该行上半年房地产对公贷款主要投向旧区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刚需住宅等服务民生且符合调控方向的项目 。

当然 , 也不是所有银行对房地产“感冒” 。 记者发现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仅1%左右 , 甚至还有减少的趋势 。 如常熟银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不到14亿元 , 截止到上半年末占全部贷款比重仅1.35% , 比期初还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

围绕涉房贷款 , 近日 , 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 , 决定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 。 业内预计 , 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下半年会明显放缓 。

部分银行已开始主动调结构

相对于对公房地产贷款上半年的平稳增长 , 针对零售客户的按揭贷则增长迅速 。 据《证券日报》记者初步统计 , 在33家上市银行中 , 共有31家披露了截至今年年中的按揭贷款数据 。 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到了23.7万亿元 。 其中 , 仅1家规模较期初下降 。 但是有15家较期初增长超过10% , 有5家上市银行的按揭贷款较期初增长超过20% , 更有1家银行按揭贷款较期初增加超过30% 。

记者查阅半年报发现 , 该行按揭贷款截至今年年中余额221亿元 , 比期初的162.65亿元增加了约36% , 而正是由于以按揭贷款为主的助力 , 推动该行个人贷款规模在半年时间里面增长了16.8% , 同时按揭贷款在该行个人贷款中的占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 。

按揭贷款是上市银行零售贷款的主要来源 。 目前31家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中 , 按揭贷款占零售贷款的比重最高为92.8%多数在30%以上 。

不过 , 个人按揭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虽然质量较高 , 但按揭贷款比重过高 , 无疑会加重银行的风险集中度 。 不少银行也开始优化个贷结构 。 如农行副行长王玮在该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 上半年农行个人贷款结构更加合理 , 非住房类个人贷款比年初增加了1617亿元 , 增速是16.1% , 高于个贷平均增速的7.07个百分点 。

此外 , 今年上半年监管机构严查个人住房贷款中的违规现象 , 包括违规首付贷、消费贷挪用等 。 从商业银行年报中的表述来看 , 其下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方面将主要围绕严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审核展开 。 主要包括落实最低首付款比例、收入偿贷比等指标 , 加强借款人资质审核以及首付款来源收入真实性核查 , 严防虚假按揭和个人消费贷款挪用于购房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