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二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文章插图
不过,也有人说,端午节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伍子胥的 。
伍子胥和屈原的年代比较接近,都是先秦时期,而且都是楚国人 。
早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曾任楚平王子建的太傅,孰料后来楚王受奸人挑拨离间,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均被处死 。
父兄受难后,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 。
不久后,伍子胥率吴军于公元前506年攻入楚国,虽然其杀父仇人楚平王已经死了多年,但伍子胥仍挖开其坟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
之后,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吴国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南方一霸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文章插图
阖闾死后,吴王夫差继位 。此时,越国有所崛起,伍子胥曾多次劝吴王夫差杀掉越王勾践,但夫差急于争霸中原,而不从其谏 。
事后,因为伍子胥多次进谏惹毛了夫差,加之奸臣中伤,伍子胥被夫差赐剑自尽 。
临死前,伍子胥对门客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是如何灭亡的 。”
而这一天,就是五月五日 。由此,端午是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 。
不但有伍子胥,孝女曹娥也是端午之神的有力竞争者 。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人,据说其父系管理祭祀的官员,后来掉进舜江淹死了 。这时的曹娥只有十四岁,她沿着舜江哭天抢地地寻找父亲的尸首,但找了十几天也未能发现 。
绝望之余,曹娥便也跳进了江里自杀殉父 。
数日后,人们发现曹娥的尸体抱着其父的尸体一起浮出了水面 。众人感动之余,便把舜江改名为曹娥江,为树碑立庙纪念之 。
据民间传说,曹娥投江也是五月五日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文章插图
除了传说外,很多学者也纷纷质疑屈原可能不是端午节的起源 。
如民国学者闻一多就认为,端午节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赛龙舟其实是百越族祭拜龙的节日,把粽子丢到江里,也是为了祭祀龙神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更有人认为,屈原这个人物目前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这个人是否存在还是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吧,这些竞争对手最终还是没能压过屈原,现在一说到端午想到的还是屈原,毕竟人家形象好,不像伍子胥那么绝情,也不想曹娥那么悲情,死得还挺干净不是?
再说这些质疑,也就文人学者们故作惊人之论哗众取宠、多一个说头罢了 。别的不说,没有屈原老先生跳江,现在哪里的三天假期呢?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含恨投江,湘江边人,为了纪念屈原,往江里抛粽子,为了不让江内魚怪,食其尸体
是纪念屈原的 。
屈原是我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当时深受楚王的信任 。后来,楚国逐渐衰落,又受到强大的秦国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艰难,国家有随时被灭的危险 。屈原非常焦虑,不断向楚王献计、献策,希望楚王能够接纳自己建议,实现楚国的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但是,屈原建议威胁到了一些楚国官员和贵族的利益,他们就排挤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没有接受屈原的建议,反而逐渐疏远屈原,直至到后来将屈原赶出了朝廷 。屈原日夜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理想确始终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进了汨罗江自尽了 。楚国人民听的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