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宗从长征路上回来 , 脸晒黑了 , 人也瘦了许多 , 但那双眼睛更加炯炯有神 。胡世宗出发时带着的那大背囊 , 胡海泉一只手就能拎起来 , 而胡世宗回来时因为里面装满了收集的珍贵素材 , 胡海泉却拎不动了 。背囊外面还有一个边儿宽大的油纸大竹斗笠 , 上面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 还标着“江西瑞金”几个黑字 。胡世宗告诉胡海泉 , 从老根据地出发时 , 当地老表赠给他一个斗笠、一双草鞋 。可这两样东西 , 自己舍不得用 , 因为它们寄托着老区群众深深的情意和殷殷的嘱托 。
胡海泉也兴奋地说 , 每次收到来信后 , 不仅自己反复看 , 还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 , 胡海泉所在的中队专门召开了“朗读长征路上的来信”的主题中队会 , 由课外朗读小组分工朗读这些信 , 然后少先队员们纷纷走上讲台 , 用演讲的方式发表感想和体会 。
时至今日 , 当谈及阅读这些书信的收获时 , 胡海泉仍很激动:“在我看来 , 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 , 不仅仅是它最后取得的成功 , 更从中彰显着人类为信仰之光奉献生命的赤诚 。父亲的这些信点燃了我少年的梦想 , 使我在困难面前从没后退过 。”
《爸爸讲给孩子的红军故事》于6月出版后 , 不少学校请胡世宗给学生做报告 , 每次他都激情满怀地与可爱的祖国的花朵们分享自己重走长征路的感受 , 每次在最后他都动情对孩子们说:“其实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长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长征中的红军为榜样 , 从小就选定要走的道路 , 并且在漫长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地高歌猛进 。”
胡世宗的文学之路起步很早 , 15岁时便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诗歌处女作 , 可他却固执地认为自己“真正写诗却是在穿上军装之后” 。初入军营正是北方的盛夏 , 连队周围种着的一片灿烂的向日葵 , 它一下子点燃了他的诗情 , 很快就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首军旅诗、也是唱给党的颂歌的诗——《战士的诗情》 。后来 , 这首诗在党的42岁生日一天 , 也就是1963年7月1日那天发表在《沈阳晚报》上 。
这首诗发表后 , 点燃了一位战士的创作激情 , 胡世宗在苦练杀敌本领的同时 , 将喷涌的诗句定格在稿纸上 。可以这样说 , 火热的连队生活 , 给胡世宗成为军旅诗人举行了奠基礼 , 让他找到了创作诗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谈及自己的诗歌创作历程时 , 胡世宗动情地说道:“回想起火热的连队生活 , 每天在训练场摸爬滚打 , 或顶着烈日 , 或冒着风霜 。走在行军的路上 , 每天都不间断我的诗思 , 最严酷艰苦的时刻 , 也是我捕捉诗的灵感时刻 。我曾到达祖国东北边防最东端的哨所 , 我曾到达南海西沙的海防前沿 , 我曾两次重走长征路 , 我曾在1998年抗洪前线的大堤上与战友们一起同肆虐的洪水搏斗……我写下大量反映战士生活、抒发战士感情的诗篇 。”
2020年 , 胡世宗就想着怎样向党的百岁生日献上自己的一份礼物这件事 。经过一番思考 , 他决定从自己创作出的14部诗集中精选出100首有关“战士”的诗 , 并从今年元旦这天开始 , 以“我的诗情岁月”为总标题 , 每天一首发在公众号里 。每首诗的后面 , 还附有他创作此诗时的思考和发表后的反响 , 这对读者理解诗的创作经过及所及最想抒发的情怀 。100首诗发完后 , 出版社很快将胡世宗的这些主题鲜明的“战士”诗 , 以《战士的深情》为书名于2021年7月1日这天出版发行 。胡世宗在《战士的诗情》的自序中写道:“这是战士的一片深情 , 是党的儿女唱给党听的情感真挚的山歌!”
- 额济纳胡杨林景色什么时候最美?什么时侯去旅游最好?
- 胡歌方否认与江疏影复合,胡歌和江疏影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什么情况?
- 元胡有什么药用价值?
- “芸薹”为何被称作胡菜呢?人们说它是油菜的一种,是真的吗?
- 凉拌胡萝卜的做法
- 教你几招北京四合院风水的“说道” 胡同最里面的房子风水
- 虾米如何做鱼粮
- CBA全明星首周投票数公布,阿联林书豪当选南北区票王,胡明轩也有入选,你怎么看?
- 柴胡怎么种植?市场前景怎么样?
- 胡萝卜怎么做可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