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手足口病毒属于肠道病毒,那么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养成,孩子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 。特别是幼儿园和学校,务必做好孩子的手卫生工作 。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应当有专门诊室(台)接诊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有些接诊手足口患儿的诊室应该在独立区域,不能和其他的诊室在一起;在接诊手足口病病例时,要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诊疗区域环境和物品的消毒,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75%乙醇和5%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 。幼儿园和学校,发现手足口患儿,也应该进行消毒处理 。
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4日发布的最新疫情显示,北京市手足口病已处于中高度流行期 。今年6月,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1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9.52%,比前一月上升114.19% 。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呢?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1万个孩子里面可能有4~20个容易被传染上,而真正危及生命的,1万个里面大约有0.6~5个 。手足口病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很多种类型),传染性相对来说是较强的,预防非常重要 。所以,手足口病不能掉以轻心,但只要了解其基本的科普知识,家长们也不要太过惊慌 。
1,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任何年龄都 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只是表现不一样,严重程 度不一样 。成年人表现一个普通的感冒自愈 。但该病以5岁以下孩子为主,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 。因传染,具有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可以反复患手足口病 。
(1),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大人、孩子都要勤洗手 。
(2),不要喝生水,烧开了的水特地凉了可以喝 。少吃生冷食物(没有被保护的冷食物),手足口病期间口痛的孩子可以把食物特地的冷却后再吃(防病毒细菌感染) 。
(4),孩子的玩具和接触的东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

文章插图
我国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专家们推荐接种,效果 较好,一般可以到所在的社区卫生所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咨询或接种 。可用于6个月~5岁的孩子,这个疫苗不是可以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主要是针对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这个疫苗,发病率可以下降,或发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主要是预防严重型的手足口病 。
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子,发热一般不顽固,大多为低、中热,高热孩子一般退热药效果好 。也可有孩子还有咳嗽、纳差、流鼻涕,精神差,偶有腹痛、腹泻但病情轻微等 。
对于大多数手足口病孩子,一般的实验定检查不是必需要的,即不需要看医生,在家隔离,注意给口痛的孩子饮食冷却后再吃或喝,这样保证儿童的水份充足,发热可以吃点退热药 。一般护理得当,7~10天可以自愈,再隔离1周,病毒的传染性大大降低,即至少隔半个月就可以上学了 。
- 《阿凡达2水之道》和《流浪地球2》同期上映,你觉得谁能赢?
-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病吗,大人会不会得这个病?该如何防治呢?
- 手足口病多发期,要怎么给宝宝做好预防?
- 为什么一年后,丁真还是那么火,跟他同期的网红却消失了?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 儿童早期手足口病几天能好?
-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发热
- 常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
- “硬碰硬”iPhone 14将与华为Mate 50同期发布
- 小孩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给大人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